wèi

拼音
yì wèi
注音
ㄧˋ ㄨㄟˋ
繁体
翊衛

翊卫的意思

词语解释

翊卫yì wèi

  1. 弼辅护卫。

  2. 侍卫官名。隋始置唐宋因之,与亲卫、勋卫并称三卫;明废。又民国初改清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干清门侍卫等为翊卫使、翊卫副使,以蒙古王公任之寻废。亦泛指卫士。

引证解释

  1. 弼辅护卫。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使从事中郎 徐勋 就发遣 操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
    张铣 注:“翊辅;卫,护也。”

  2. 侍卫官名。 隋 始置, 唐•宋 因之,与亲卫、勋卫并称三卫; 明•废。又 民国 初改 清•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 乾清门 侍卫等为翊卫使、翊卫副使,以 蒙古 王公任之,寻废。亦泛指卫士。

    唐•白行简 《李娃传》:“乃置层榻於南隅有长髯者,拥鐸而进,翊卫数人。”
    茅盾 《幻灭》七:“老黄狗 阿金•的儿子 小花 像翊卫似的在女主人身边绕走摇着它的小尾巴。”

国语辞典

翊卫yì wèi

  1. 辅佐保护。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

  2. 职官名。古代宫禁侍从的官员隋代置,以后历代皆设有此官。

    《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炀帝即位多所改革。……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

网络解释

翊卫

翊卫是侍卫官名,隋、唐三卫之一 ,出自《三国演义》。

翊卫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翊 [ yì ]1.辅佐,帮助。翊戴(辅佐拥戴)。翊赞。2.古同“翌”,明日。 [更多解释]

  • 拼音 wèi 部首总笔画 3

    卫 [ wèi ]1.保护,防护。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2.防护人员。警卫。后卫。3.古代称驴:“策双卫来迎”。4.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卫(在山东省)。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6.姓。 [更多解释]

翊卫的分字组词

翊卫的近音词、同音词

翊卫的相关词语

【翊卫】的常见问题

  1. 翊卫的拼音是什么?翊卫怎么读?

    答:翊卫的拼音是:yì wèi
    点击 图标播放翊卫的发音。

  2. 翊卫是什么意思?

    答: 弼辅护卫。侍卫官名。隋始置唐宋因之,与亲卫、勋卫并称三卫;明废。又民国初改清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干清门侍卫等为翊卫使、翊卫副使,以蒙古王公任之寻废。亦泛指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