牓子
- 拼音
- băng zǐ
- 注音
- ㄅㄤˇ ㄗˇ
牓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牓子
札子奏折。
指便条。
告示。
引证解释
札子,奏折。
引唐•王建 《宫词》之五九:“自写金花红牓子,前头先进凤凰衫。”
《新唐书·王起传》:“帝尝以疑事令使者口质 起 具牓子附使者上,凡成十篇,号曰《写宣》。”
宋•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唐 人奏事非表非状者,谓之牓子,亦谓之録子,今谓之札子。”指便条。
引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士大夫交謁祖宗时用门状…… 绍兴 初乃用牓子直书衔及姓名。”
告示。
引唐•李公佐 《谢小娥传》:“岁餘至 潯阳郡,见竹户上有纸牓子,云‘召佣者’。”
国语辞典
牓子
折帖之类,古代用以陈述事情或谒人时,写姓名、头衔在上面托守门者通报以求引见。
引《新唐书·卷一六七·王播传》:「帝尝以疑事令使者口质起见牓子附使者上,凡成十篇,号曰写宣。」
告示。
引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岁余,至浔阳郡,见竹户上有纸牓子,云『召佣者』。」
《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这汉上岳十年打尽天下使棒的一连三年无对今年又是没对那利物有一千贯钱,都属他,对面壁上贴的是没对牓子。」
牓子的字义分解
牓
拼音 bǎng 部首 片 总笔画 14牓 [ bǎng ]1.同“榜”。(1.牌匾;匾额。 2.告示;文书。 3.张挂榜文或张贴告示。 4.揭示录取人员的名单。 5.题写匾额。)2.通“妨”。妨碍。 [更多解释]
子
拼音 zǐ 部首 子 总笔画 3子 [ z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如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如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如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如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如子弹( dàn )。棋子儿。6.与“母”相对。如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如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如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如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如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如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更多解释]
牓子的分字组词
牓子的近音词、同音词
牓子的相关词语
【牓子】的常见问题
-
牓子的拼音是什么?牓子怎么读?
答:牓子的拼音是:băng zǐ
点击 图标播放牓子的发音。 -
牓子是什么意思?
答: 札子奏折。指便条。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