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兵
- 拼音
- zhì bīng
- 注音
- ㄓˋ ㄅㄧㄥ
制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制兵
统辖军队。
清代称绿营编制的地方常备军为“制兵”。
引证解释
统辖军队。
引《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制兵也,所以偃兵也。”
唐•柳宗元 《封建论》:“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宋•梅尧臣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诗:“制财犹制兵太甚则生乱。”清•代称绿营编制的地方常备军为“制兵”。 《清史稿·兵志二》:“緑营规制始自前 明。
引清•顺治 初,天下已定始建各省緑营。緑营之制,有马兵、守兵、战兵。战守皆步兵。额外外委皆马兵。综天下制兵都六十六万人。”
郑观应 《盛世危言·练兵》:“夫制兵既不可用即当随时裁革更补练勇,以节餉需。”
网络解释
制兵
制兵 zhì bīng ㄓㄧˋ ㄅㄧㄥ,统辖军队。出自《管子·兵法》
制兵的字义分解
制
拼音 zhì 部首 刂 总笔画 8制 [ zhì ]1.规定。如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限定,约束,管束。如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法规,制度。如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造,作。如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 páo )制。5.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如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古代帝王的命令。如制诰。7.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更多解释]
兵
拼音 bīng 部首 八 总笔画 7兵 [ bīng ]1.武器。如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战士,军队。如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如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更多解释]
制兵的分字组词
制兵的近音词、同音词
制兵的相关词语
【制兵】的常见问题
-
制兵的拼音是什么?制兵怎么读?
答:制兵的拼音是:zhì bīng
点击 图标播放制兵的发音。 -
制兵是什么意思?
答: 统辖军队。清代称绿营编制的地方常备军为“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