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ù pà
注音
ㄅㄨˋ ㄆㄚˋ

布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布帊bù pà

  1. 布制的头巾。

  2. 布双幅。

引证解释

  1. 布制的头巾。

    《南史·关康之传》:“见其散髮被黄布帊席松叶,枕一块白石而卧了不相眄。”

  2. 布双幅。

    《南史·梁纪下·元帝》:“梁王 詧 使以布帊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以车一乘葬于 津阳门 外。”

网络解释

布帊

词语解释

(1).布制的头巾。《南史·关康之传》:“见其散发被黄布帊席松叶,枕一块白石而卧,了不相眄。”

(2).布双幅。《南史·梁纪下·元帝》:“ 梁王 詧 使以布帊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以车一乘,葬于 津阳门 外。”

布帊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布 [ bù ]1.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布匹。布帛。布衣。2.古代的一种钱币。3.宣告,对众陈述。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分散到各处。散布。遍布。星罗棋布。5.流传,散播。布道。布施。6.做出安排。布置。布景。布局。7.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帊 [ pà ]1.布三幅之稱。布單。《説文新附•巾部》:“帊,帛三幅曰帊。”2.頭巾。《廣雅•釋器》:“帊,樸也。”《玉篇•巾部》:“帊,幞帊也。”《廣韻•禡韻》:“帊,帊幞。”3.道士所披之衣。形類僧人袈裟。《廣韻•禡韻》:“帊,衣樸也。”4.覆蓋物品的巾。南朝梁劉遵《繁華應令》:“金屏障翠被,藍帊覆薰籠。” 又覆盖。唐韓愈《元和聖德詩》:“以錦纏股,以紅帊首。”5.帳子。《六書正譌•禡韻》:“帊,帳也。”6.手帕。《三國志•魏志•王粲傳》:“觀人圍棊,局壞,粲為覆之。棊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 [更多解释]

布帊的分字组词

布帊的近音词、同音词

布帊的相关词语

【布帊】的常见问题

  1. 布帊的拼音是什么?布帊怎么读?

    答:布帊的拼音是:bù pà
    点击 图标播放布帊的发音。

  2. 布帊是什么意思?

    答: 布制的头巾。布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