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n

拼音
mán zǐ
注音
ㄇㄢˊ ㄗˇ
繁体
蠻子

蛮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蛮子mán zǐ

  1. 旧时北方人讥称南方人。

    the southerners;

  2. 对男子的鄙称。

    man;

引证解释

  1. 古代 戎蛮 部落的首领。子爵位名。

    《春秋·昭公十六年》:“楚子 诱 戎 蛮子 杀之。”
    孔颖达 疏:“戎 是种号 蛮 是国名,子,爵也。”
    《左传·哀公四年》:“﹝ 士蔑 ﹞将裂田以与 蛮子 而城之。”

  2. 泛指部落首领。参见“蛮氏”。

    唐•白居易 蛮子朝》诗:“德宗 省表知如此笑令中使迎蛮子。”

  3. 旧时泛称某些少数民族或南方人。带有轻视的意思。

    元•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老虔婆和那蛮子设计送到相公一封书説相公病危死了。”
    《水浒传》第二九回:“眼见得是箇外乡蛮子不省得了。”
    何其芳 《七一五团在大青山》:“我不能忘记那些你对我谈雪山、草地和 西康 蛮子的夜晚。”

国语辞典

蛮子mán zǐ

  1. 旧时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贱称。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老虔婆和那蛮子设计送到相公一封书,说相公病危死了。」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他屋里一个头领骂我蛮子前,蛮子后。」

  2. 奴婢。

    《称谓录·卷三二·贱称》:「郎仁宝七修类藳云:『南子相貌鄙薄轻浮皆类乎厮役故称奴婢为蛮子。』据此,则蛮子亦贱称也。」

网络解释

蛮子

蛮子(拼音man zi)最早是华夏族对南方民族的蔑称是一种歧视性称呼是带有非常不友好语气的词语。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针对对象。

蛮子的字义分解

  • 拼音 mán 部首总笔画 12

    蛮 [ mán ]1.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 hèng )。蛮不讲理。2.愣,强悍。一味蛮干。3.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4.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子 [ z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dàn )。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更多解释]

蛮子的分字组词

蛮子的近音词、同音词

蛮子的相关词语

【蛮子】的常见问题

  1. 蛮子的拼音是什么?蛮子怎么读?

    答:蛮子的拼音是:mán zǐ
    点击 图标播放蛮子的发音。

  2. 蛮子是什么意思?

    答: 旧时北方人讥称南方人。

    the southerners;对男子的鄙称。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