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ào

拼音
piào fă
注音
ㄆㄧㄠˋ ㄈㄚˇ

票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票法piào fă

  1. 明末以后部分地区所行商人凭票运销茶、盐的制度。至清同治五年(1866年)票法变相为纲法准由票商专利。辛亥革命后仍沿用抗日战争期间始废除。

引证解释

  1. 明•末以后部分地区所行商人凭票运销茶、盐的制度。至 清•同治 五年(1866年)票法变相为纲法准由票商专利。辛亥革命后仍沿用抗 日 战争期间始废除。

网络解释

票法

票法,明末以后部分地区所行商人凭票运销茶﹑盐的制度。嘉靖十六年(1537年),在浙江的一些山区“官商不行之处,山商(土商,也称票商)每百斤(食盐)纳银八分给票行盐”(《明史·食货志四》)。这是实行票法之始,后来山东等地陆续仿行。

票法的字义分解

  • 拼音 piào piāo 部首 西 总笔画 11

    票 [ piào piāo ]1.纸币,通货。钞票。票子。票额。2.印的或写的凭证。票据。票证。股票。车票。选票。3.非职业演戏。票戏。票友。4.量词,相当于“批”一票货物。5.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票儿。撕票儿。 [更多解释]

票法的分字组词

票法的近音词、同音词

票法的相关词语

【票法】的常见问题

  1. 票法的拼音是什么?票法怎么读?

    答:票法的拼音是:piào fă
    点击 图标播放票法的发音。

  2. 票法是什么意思?

    答: 明末以后部分地区所行商人凭票运销茶、盐的制度。至清同治五年(1866年)票法变相为纲法准由票商专利。辛亥革命后仍沿用抗日战争期间始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