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
- 拼音
- chén qiáo bīng biàn
- 注音
- ㄔㄣˊ ㄑㄧㄠˊ ㄅㄧㄥ ㄅㄧㄢˋ
- 繁体
- 陳橋兵變
陈桥兵变的意思
词语解释
陈桥兵变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
引证解释
后周 显德 七年(公元960年) 北汉•勾结 契丹 入寇 赵匡胤 出师御之,兵次 陈桥驿,在 赵普、石守信 等策划下发动兵变,拥立 赵匡胤 即帝位改国号为 宋。史称“陈桥兵变”。参阅《宋史·太祖纪一》。
引《龙图耳录》第一回:“且説 宋•朝自 陈桥 兵变,众将立 太祖 为君,江山一统累代相传至 太宗、真宗四海昇平,八方安静真是君正臣良,国泰民安。”
国语辞典
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原任周世宗的殿前都检点。后周恭帝二年赵匡胤领禁军行至陈桥驿,众将拥之为帝,周亡,世称陈桥兵变。见《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一》。
引《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自陈桥兵变柴皇让位,在位十七年天下太平。」
网络解释
陈桥兵变 (历史事件)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陈桥兵变的字义分解
陈
拼音 chén 部首 阝 总笔画 7陈 [ chén ]1.排列,摆设。如陈列。陈兵。2.述说。如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3.旧的,时间久的。如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4.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5.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6.姓。 [更多解释]
桥
拼音 qiáo 部首 木 总笔画 10桥 [ qiáo ]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如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立交桥。2.形状如桥梁的。如心脏搭桥手术。3.古同“乔”,高。4.古同“矫”,正,整。5.姓。 [更多解释]
兵
拼音 bīng 部首 八 总笔画 7兵 [ bīng ]1.武器。如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战士,军队。如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如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更多解释]
变
拼音 biàn 部首 又 总笔画 8变 [ biàn ]1.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如情况变了。变了样。2.变成。如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如变废为宝。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如变数。变态。5.变卖。如变产。6.变通。如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如事变。政变。8.指变文。如目连变。9.姓。 [更多解释]
陈桥兵变的分字组词
陈桥兵变的相关词语
【陈桥兵变】的常见问题
-
陈桥兵变的拼音是什么?陈桥兵变怎么读?
答:陈桥兵变的拼音是:chén qiáo bīng biàn
点击 图标播放陈桥兵变的发音。 -
陈桥兵变是什么意思?
答: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