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又来
- 拼音
- kě yòu lái
- 注音
- ㄎㄜˇ ㄧㄡˋ ㄌㄞˊ
- 繁体
- 可又來
可又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可又来
对自己或别人说的话表示肯定或加重语气。犹言的确是。
引证解释
对自己或别人说的话表示肯定或加重语气。犹言的确是。
引元•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正末云] 刘 家女你有一件儿好处,四村上下别的妇女都学不的你。[旦儿云]可又来我也有那一桩儿好处,你説我听。”
元•李行道 《灰阑记》第二折:“[倈儿云]这个是我亲娘你是我妳子。[正旦云]可又来,我的乖乖儿嚛!”《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可又来!我的父亲昨日明明把十五贯钱与他驮来作本养赡妻小他岂有哄你説是典来身价之理?”
清•孔尚任 《桃花扇·守楼》:“[旦]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一百年,只是不嫁 田仰。[末]呵呀!好性气又像摘翠、脱衣、駡 阮圆海 的那番光景了。[旦]可又来 阮 田 同是 魏 党, 阮 家粧奩尚且不受,倒去跟着 田仰 么?”
《红楼梦》第一一一回:“众上夜的人齐声説道:‘这不是贼是强盗……打不过姓 包 的才都跑了。’营官道:‘可又来,若是强盗,难道倒打不过你们的人么?’”
国语辞典
可又来
对别人所说的话表示异议或加重语气之词。犹如现在口语的「这可怪了」、「那奇怪了」。
引《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可又来!我的父亲昨日明明把十五贯钱与他驮来作本养赡妻小,他岂有哄你说是典来身价之理?」《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可又来!你不曾去过,怎么得知道?」
网络解释
可又来
【词语】:可又来
【拼音】:kě yòu lái
【注音】:ㄎㄜˇ ㄧㄡˋ ㄌㄞˊ
【释义】:对别人所说的话表示异议或加重语气之词。《瞎骗奇闻·第二回》:洪士仁道:“照你这说我是碰见于你,算是你说过我晓得了,要是那不算命的他不晓得,他不要混撞么?”周先生道:“可又来什么叫做命这就是命,你有这个命,自然就会遇到我提醒你那些不找我算命的,他去混撞,也是他命里注定的所以也不得遇着一个人替他指迷我劝你不必胡思乱想耐心去守着罢……”
可又来的字义分解
可
拼音 kě kè 部首 口 总笔画 5可 [ kě kè ]1.允许。如许可。认可。宁可。2.能够。如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3.值得,认为。如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4.适合。如可身。可口。可体。5.尽,满。如可劲儿干。6.大约。如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7.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表示强调。如他可好了。9.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如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10.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如这件事他可同意?11.姓。 [更多解释]
又
拼音 yòu 部首 又 总笔画 2又 [ yòu ]1.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如今天又下雨了。2.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如你又不是小孩!3.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如又高又大。4.再加上,还有。如又及。十又五年。5.表示转折。如这个人挺面熟,一下子又想不起来他叫什么。 [更多解释]
来
拼音 lái 部首 一 总笔画 7来 [ lái ]1.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如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从过去到现在。如从来。向来。3.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如来年。将来。来日方长。4.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如二百来头猪。5.做某个动作。如胡来。6.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如大家来动脑筋。7.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如昨天他哭来。8.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如上来。9.表示发生。如暴风雨来了。10.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如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如八月里来桂花香。12.表示语气,归去来兮!13.姓。 [更多解释]
可又来的分字组词
可又来的相关词语
【可又来】的常见问题
-
可又来的拼音是什么?可又来怎么读?
答:可又来的拼音是:kě yòu lái
点击 图标播放可又来的发音。 -
可又来是什么意思?
答: 对自己或别人说的话表示肯定或加重语气。犹言的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