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症
- 拼音
- bēng zhèng
- 注音
- ㄅㄥ ㄓㄥˋ
崩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崩症
又叫“血崩”。中医病名非行经期而阴道大量出血的症候。治疗应首先防止血脱晕厥,故宜先益气固摄,后调补任冲。
英metrorrhagia;
引证解释
中医妇科病名。又称血崩。指子宫忽然大量出血的病。
国语辞典
崩症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或持续出血。
网络解释
崩症
血崩亦称崩中、暴崩、血崩,指妇女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的急性病证。崩之病名首见于《内经》:“阴虚阳搏谓之崩”。 本病病因颇多有因劳伤过度气虚下陷统摄无权所致;有因暴怒伤肝肝不藏血,经血妄行而发为血崩;亦可素体热盛,复感热邪或恣食辛燥之品,积热化火,热迫血行而发病;另有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或因外感,夹内伤,瘀血内阻。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造成崩中。崩症的字义分解
崩症的分字组词
崩症的相关词语
【崩症】的常见问题
-
崩症的拼音是什么?崩症怎么读?
答:崩症的拼音是:bēng zhèng
点击 图标播放崩症的发音。 -
崩症是什么意思?
答: 又叫“血崩”。中医病名非行经期而阴道大量出血的症候。治疗应首先防止血脱晕厥,故宜先益气固摄,后调补任冲。
英metrorrhag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