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
- 拼音
- sì zǐ
- 注音
- ㄙˋ ㄗˇ
嗣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嗣子
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
旧时称嫡长子。
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嗣子”。参阅《清会典事例·户口·旗人抚养嗣子》。
引证解释
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
引《左传·哀公二十年》:“赵孟 曰:‘ 黄池 之役先主与 吴王 有质,曰:“好恶同之。”
今 越 围 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 杜预 注:“嗣子 襄子 自谓。”
《史记·五帝本纪》:“尧 曰:‘谁可顺此事?’ 放齐 曰:‘嗣子 丹朱 开明。’ 尧 曰:‘吁!顽凶不用。’”《汉书·高后纪》:“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于高庙,世世勿絶,嗣子各袭其功位。”
清•侯方域 《云起楼记》:“昭烈 谓 诸葛亮 曰:‘嗣子如不可辅君自取之。’”旧时称嫡长子。
引唐•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子四人:嗣子光禄主簿 纵学於 樊宗师,士大夫多称之;长子 元一 ……次子 景阳、景长皆举进士。”
清•王应奎 《柳南随笔·嗣子》:“又﹝ 昌黎 ﹞《节度使李公墓誌铭》云:公有四子长曰 元孙,次曰 元质,曰 元立,曰 元本。元立、元本 皆 崔氏 出。‘葬得日,嗣子 元立 与其昆弟四人请铭於 韩氏。’ 昌黎 所谓嗣子与《汉书》正同,皆所谓嫡长子也。盖庶出之子,虽年长于嫡出而不得为嗣子。”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嗣子”。参阅《清会典事例·户口·旗人抚养嗣子》。
国语辞典
嗣子
承继王位的嫡长子。
引《汉书·卷三·高后纪》:「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以他人之子承继为自己的儿子。
网络解释
嗣子
嗣子是一个词语,拼音是sì zǐ,释义为有继承权的嫡子的自称。
在中国封建宗法家族制度下,男子无子者可以选定同宗辈分相当的男性为嗣子,以传宗接代、承继祖业,此即为立嗣或“过继”。承继人称为嗣子或“过继子”,立嗣人称为嗣父母或“过继父母”。嗣子与嗣父母之间发生拟制血亲关系。嗣子取得嫡子的法律地位,有继承宗祧、继承遗产的权利。
嗣子的字义分解
嗣
拼音 sì 部首 口 总笔画 13嗣 [ sì ]1.接续,继承。如嗣后(以后)。嗣岁(来年)。嗣响(继承前人之业,如回声之相应)。嗣徽(继承先人的美德、声誉)。2.子孙。如后嗣。嗣子。 [更多解释]
子
拼音 zǐ 部首 子 总笔画 3子 [ z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如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如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如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如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如子弹( dàn )。棋子儿。6.与“母”相对。如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如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如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如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如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如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更多解释]
嗣子的分字组词
嗣子的近音词、同音词
嗣子的相关词语
【嗣子】的常见问题
-
嗣子的拼音是什么?嗣子怎么读?
答:嗣子的拼音是:sì zǐ
点击 图标播放嗣子的发音。 -
嗣子是什么意思?
答: 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旧时称嫡长子。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嗣子”。参阅《清会典事例·户口·旗人抚养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