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fēng

拼音
guó fēng
注音
ㄍㄨㄛˊ ㄈㄥ
繁体
國風

国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国风guó fēng

  1. 《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国家的风俗。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风。

引证解释

  1. 《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

  2. 国家的风俗。

    《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 即位思復兴 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
    唐•宋中 《送韦参军》诗:“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国语辞典

国风guó fēng

  1. 国家的风俗。

    《史记·卷三·殷本纪》:「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

  2. 《诗经》中各国的民间歌谣。即诸侯采撷其国的民歌贡献于天子并由乐官统筹管理。《诗经》共分十五国风即〈周南〉至〈豳风〉各篇皆属之。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网络解释

国风 (《诗经》中的作品)

《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华夏族民间诗歌。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华夏民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华夏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国风的字义分解

  • 拼音 guó 部首总笔画 8

    国 [ guó ]1.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fēng fěng 部首总笔画 4

    风 [ fēng fěng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 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 [更多解释]

国风的分字组词

国风的近音词、同音词

国风的相关词语

【国风】的常见问题

  1. 国风的拼音是什么?国风怎么读?

    答:国风的拼音是:guó fēng
    点击 图标播放国风的发音。

  2. 国风是什么意思?

    答: 《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国家的风俗。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