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ntíngzhī

拼音
qín tíng zhī kū
注音
ㄑㄧㄣˊ ㄊㄧㄥˊ ㄓ ㄎㄨ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包胥之哭

秦庭之哭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秦庭之哭qín tíng zhī kū

  1. 春秋时吴国进攻楚国,楚臣申包胥奉命到秦国求援在秦庭倚墙而哭,历七日夜哭声不绝秦王遂出兵援楚。见《左传·定公四年》。后用为乞求别人援救之典。

引证解释

  1. 春秋 时, 吴国 进攻 楚国,楚 臣 申包胥 奉命到 秦国 求援,在 秦 庭倚墙而哭,历七日夜哭声不绝, 秦王 遂出兵援 楚。见《左传·定公四年》。后用为乞求别人援救之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鬼同 曹 社之谋人有 秦 庭之哭。”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禽侠》:“三年而巢不移则报仇之计已决;三日不返,其去作 秦 庭之哭可知矣。”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卢象升 沉默一阵叹口气说:‘ 伯祥,你的主意虽是上策但我实不能用,我只能用下策,派人向 绵竹 作 秦 庭之哭。’”

国语辞典

秦庭之哭qín tíng zhī kū

  1. 春秋时,吴国入侵楚国楚臣申包胥向秦国乞援在秦国朝廷倚墙而哭,历七日夜,终于感动秦君出兵救援。见《左传·定公四年》。后用以指向异国哀求救援或哀求别人帮助。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秦庭之哭的字义分解

  • 拼音 qín 部首总笔画 10

    秦 [ qín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 zhāo )秦暮楚。秦晋之好。秦楼楚馆(旧时指妓院)。2.中国朝代名。秦代。秦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3.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更多解释]

  • 拼音 tíng 部首 广 总笔画 9

    庭 [ tíng ]1.堂阶前的院子。庭院。庭园。庭除(“除”,台阶)。2.厅堂。庭宇。庭闱(父母所属内室,借指父母)。庭训(父亲的教诲,亦指家教)。家庭。3.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法庭。4.古同“廷”,朝廷。 [更多解释]

  •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

    之 [ 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哭 [ kū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哭喊。哭泣。哭诉。哭腔。啼哭。长歌当哭。 [更多解释]

秦庭之哭的分字组词

秦庭之哭的相关词语

【秦庭之哭】的常见问题

  1. 秦庭之哭的拼音是什么?秦庭之哭怎么读?

    答:秦庭之哭的拼音是:qín tíng zhī kū
    点击 图标播放秦庭之哭的发音。

  2. 秦庭之哭是什么意思?

    答: 春秋时吴国进攻楚国,楚臣申包胥奉命到秦国求援在秦庭倚墙而哭,历七日夜哭声不绝秦王遂出兵援楚。见《左传·定公四年》。后用为乞求别人援救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