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声筒
传声筒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声筒
亦称“传话筒”。
用以提高音量的圆锥形话筒。
喻指只会传达别人的话自己却毫无主见的人。
犹言小广播谓私下传播不该传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
引证解释
亦称“传话筒”。
用以提高音量的圆锥形话筒。
引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七:“另一个大眼睛男孩子双手捧着传声筒。”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乳河 两岸传话筒呼喊着山坡上锣鼓喧天。”喻指只会传达别人的话自己却毫无主见的人。
引巴金 《作家要有勇气文艺要有法制》:“作传声筒当然比较保险但是,你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
犹言小广播谓私下传播不该传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
引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五:“‘你是筒摇间的传声筒’ 钟佩文 不放过她,顶了她一句,说:‘你会不晓得!’”
国语辞典
传声筒
扩大说话声音时所用的圆锥形筒。
违背客观的立场专为特定的对象作宣传。
例如:「新闻媒体追求客观、公正的报导而不应沦为附和政权机构的传声筒。」
网络解释
传声筒 (术语)
传声筒亦称"传话筒",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实用性和娱乐性的工具由中国人最先发明是电话机最初的原型。《清稗类钞》中详细记载了传声筒制造方法。而其制造原理可能是受到了“听瓮”的影响。
听瓮:《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也就是最迟发明于中国战国时期距今2500年。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中记载了这种窃听器。
传声筒的字义分解
传
拼音 chuán zhuàn 部首 亻 总笔画 6传 [ chuán zhuàn ]1.转( zhuǎn )授,递。如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2.推广,散布。如宣传。流传。传名。传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更多解释]
声
拼音 shēng 部首 士 总笔画 7声 [ shēng ]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如声音。声带。2.消息,音讯。如声息。不通声气。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如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名誉。如名声。5.音乐歌舞。如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更多解释]
筒
拼音 tǒng 部首 ⺮ 总笔画 12筒 [ tǒng ]1.粗大的竹管。2.较粗的中空而高的器物。如烟筒。邮筒。笔筒。3.衣服等的筒状部分。如袖筒儿。靴筒。筒裙。 [更多解释]
传声筒的分字组词
传声筒的相关词语
【传声筒】的常见问题
-
传声筒的拼音是什么?传声筒怎么读?
答:传声筒的拼音是:chuán shēng tǒng
点击 图标播放传声筒的发音。 -
传声筒是什么意思?
答: 亦称“传话筒”。用以提高音量的圆锥形话筒。喻指只会传达别人的话自己却毫无主见的人。犹言小广播谓私下传播不该传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