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cùnlànzhīshé

拼音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注音
ㄙㄢ ㄘㄨㄣˋ ㄅㄨˋ ㄌㄢˋ ㄓ ㄕㄜˊ
词性
成语
繁体
三寸不爛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寸不烂之舌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1. 指善于辞令的口才。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a glip tongue; smooth talk;

引证解释

  1.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嘴。

    元•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 伍员,不怕他不来。”
    《三国演义》第三回:“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説 吕布 拱手来降,可乎?”
    清•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前日掉汝三寸不烂之舌误人婚姻陷人性命,罪当剪死。”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三:“他准备拿出浑身的本事凭他三寸不烂之舌要挽回这个不妙的局势。”

国语辞典

三寸不烂之舌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1. 形容能言善道,擅长辞令的口才。也作「三寸之舌」、「三寸舌」。

    《三国演义·第三回》:「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西游记·第三八回》:「我这去,但凭三寸不烂之舌莫说是猪八戒,就是『猪九戒』,也有本事教他跟著我走。」

三寸不烂之舌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 sān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 拼音 cùn 部首总笔画 3

    寸 [ cùn ]1.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寸。2.短小。寸土。寸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寸心。寸步难行。3.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bù fǒu 部首总笔画 4

    不 [ bù fǒu ]1.副词。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更多解释]

  • 拼音 làn 部首总笔画 9

    烂 [ làn ]1.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烂糊。煮烂。2.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烂熟。3.东西腐坏。腐烂。4.灼伤。焦头烂额。5.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烂下去。6.破碎。破烂。烂纸。7.头绪杂乱。烂摊子。8.明,有光彩。烂银枪。烂漫。 [更多解释]

  •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

    之 [ 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é 部首总笔画 6

    舌 [ shé ]1.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2.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3.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4.铃或释中的锤。5.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更多解释]

三寸不烂之舌的分字组词

三寸不烂之舌的相关词语

【三寸不烂之舌】的常见问题

  1. 三寸不烂之舌的拼音是什么?三寸不烂之舌怎么读?

    答:三寸不烂之舌的拼音是: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点击 图标播放三寸不烂之舌的发音。

  2. 三寸不烂之舌是什么意思?

    答: 指善于辞令的口才。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a glip tongue; smooth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