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布斗粟
尺布斗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尺布斗粟
汉文帝弟淮南王刘长谋反事败被废,徙居蜀郡严道县,途中不食而死。民间为此作歌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事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后多以“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
引证解释
亦省作“尺布”。
引汉文帝 弟 淮南王 刘长 谋反,事败被废,徙居 蜀郡 严道县,途中不食而死。民间为此作歌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事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后多以“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 淮南厉王”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於兄弟而更相逐乎?”
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帝遂召 武子 苦责之因曰:‘知愧否?’ 武子 曰:‘尺布斗粟之謡,常为陛下耻之。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元•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恭惟圣夫篤叙天伦。尺布斗粟之謡,自詒伊阻。”
唐•李白 《上留田行》:“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頽波激清。尺布之謡,塞耳不能听。”
《旧唐书·太宗纪下》:“当神 尧 任谗之年 建成 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髮方惧毁巢之祸,寧虞尺布之謡。”
国语辞典
尺布斗粟
一尺布,一斗粟。比喻数量极少。语本后用以比喻兄弟不睦。也作「斗粟尺布」。
引《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隋书·卷四五·文四子传·秦孝王俊传·史臣曰》:「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莫肯相容。」
近䦧墙之祸 兄弟相残
反手足情深
尺布斗粟的字义分解
尺
拼音 chǐ chě 部首 尸 总笔画 4尺 [ chǐ chě ]1.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如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2.量长度的器具。如竹尺。3.像尺的东西。如铁尺。仿尺。戒尺。4.形容微少或短小。如尺布。咫尺天涯。 [更多解释]
布
拼音 bù 部首 巾 总笔画 5布 [ bù ]1.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如布匹。布帛。布衣。2.古代的一种钱币。3.宣告,对众陈述。如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分散到各处。如散布。遍布。星罗棋布。5.流传,散播。如布道。布施。6.做出安排。如布置。布景。布局。7.姓。 [更多解释]
斗
拼音 dǒu dòu 部首 斗 总笔画 4斗 [ dǒu dòu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如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如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事物之大。如斗胆。4.形容事物之小。如斗室。5.像斗的东西。如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如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圆形的指纹。如斗箕。斗纹。8.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陡”,突然。 [更多解释]
粟
拼音 sù 部首 米 总笔画 12粟 [ sù ]1.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如粟子。沧海一粟。2.古代泛称谷类。如重( zhòng )农贵粟。3.姓。 [更多解释]
尺布斗粟的分字组词
尺布斗粟的相关词语
【尺布斗粟】的常见问题
-
尺布斗粟的拼音是什么?尺布斗粟怎么读?
答:尺布斗粟的拼音是:chǐ bù dǒu sù
点击 图标播放尺布斗粟的发音。 -
尺布斗粟是什么意思?
答: 汉文帝弟淮南王刘长谋反事败被废,徙居蜀郡严道县,途中不食而死。民间为此作歌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事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后多以“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