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兵之计
缓兵之计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缓兵之计
使敌方延缓进军的计策。
例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三国演义》
英the strategy of stall of immediate attack by enemy; stratagem to gain a respite;
后用以比喻拖延时间使局势暂时缓和的策略。
例黑妮最后才采用了一个缓兵之计拖到第二天再决定。——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英stalling tactics;
引证解释
延缓敌方进攻的计策。比喻暂时拖延使事态缓和,然后俟机再动的策略。
引《三国演义》第九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 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所谓调和只是敌人的缓兵之计。”
国语辞典
缓兵之计
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比喻暂时设法拖延时间使事态缓和的方法。
引《三国演义·第九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老残游记·第二〇回》:「许大决意要杀陶三监生恐闹出事来原为缓兵之计,告诉他有种药水名:『千日醉』,容易醉倒人的并不害性命。」
缓兵之计的字义分解
缓
拼音 huǎn 部首 纟 总笔画 12缓 [ huǎn ]1.慢,与“急”相对。如缓步。缓行( xíng )。缓慢。迟缓。2.延迟。如缓刑。缓办。缓役。缓征。刻不容缓。3.放松,松弛。如缓和。缓冲。缓解( jiě )。和缓。4.苏醒,恢复。如缓气。缓醒。 [更多解释]
兵
拼音 bīng 部首 八 总笔画 7兵 [ bīng ]1.武器。如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战士,军队。如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如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更多解释]
之
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之 [ 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 [更多解释]
计
拼音 jì 部首 讠 总笔画 4计 [ jì ]1.核算。如计时。计量( liàng )。计日程功。2.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如晴雨计。湿度计。3.主意,策略。如计策。计谋。4.谋划,打算。如计划。计议。5.姓。 [更多解释]
缓兵之计的分字组词
缓兵之计的相关词语
【缓兵之计】的常见问题
-
缓兵之计的拼音是什么?缓兵之计怎么读?
答:缓兵之计的拼音是:huăn bīng zhī jì
点击 图标播放缓兵之计的发音。 -
缓兵之计是什么意思?
答: 使敌方延缓进军的计策。
例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三国演义》
英the strategy of stall of immediate attack by enemy; stratagem to gain a respite;后用以比喻拖延时间使局势暂时缓和的策略。
例黑妮最后才采用了一个缓兵之计拖到第二天再决定。——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英stalling tac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