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

拼音
ān hé
注音
ㄢ ㄏㄜˊ
近义词
反义词
纷扰

安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安和ān hé

  1. 安定和平;安定和睦。

  2. 安详平和。

  3. 平安安好。

  4. 犹晴和,温和。

引证解释

  1. 安定和平;安定和睦。

    《晏子春秋·问上三》:“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
    《韩诗外传》卷五:“百姓皆怀安和之心而乐戴其上。”
    《北齐书·魏收传》:“自 魏、梁 和好,书下纸每云:‘想彼境内寧静,此率土安和。’”唐•元结 《夏侯岳州表》:“公能清正宽恕静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説,为当时法则。”
    《元典章·礼部六·五世同居旌表其门》:“今后五世同居安和者旌表其门。”

  2. 安详平和。

    《汉书·杜延年传》:“延年 为人安和备於诸事,久典朝政,上任信之出即奉驾,入给事中,居九卿位十餘年。”
    《南史·王僧辩传》:“母姓 魏氏性甚安和,善於绥接,家门内外莫不怀之。”
    清•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介甫 词完气健饶有远势; 子固 茂密安和而雄强不足。”

  3. 平安,安好。

    唐•韩愈 《与大颠师书》:“孟夏渐热惟道体安和。”
    宋•范仲淹 《与中舍书》之十:“今日 钱主簿 来领书知尊候安和。”
    宋•沉作喆 《寓简》卷八:“思虑清静步履轻健寝寐安和。”

  4. 犹晴和,温和。

    《云笈七籤》卷二六:“天气安和芝草常生。”

国语辞典

安和ān hé

  1. 安定平和。

    《书经·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
    唐·孔颖达·正义:「司徒主国教化布五常之教,以安和天下众民。」
    唐·元结〈夏侯岳州表〉:「公能请正宽恕静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悦,为当时法则。」

    纷扰

  2. 安好、平安。

    唐·韩愈〈与大颠师书〉:「孟夏渐热,惟道体安和。」

网络解释

安和

安和,汉语词汇。今常寓意安定和平安定和睦,安详平和。

拼音:ān hé

安和有三重释义1、汉语词汇。

2、人名 。

3、企业名称。

安和的字义分解

  • 拼音 ān 部首总笔画 6

    安 [ ān ]1.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3.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平安。转危为安。5.装设。安置。安家立业。6.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hé hè huó huò 部首总笔画 8

    和 [ hé hè huó huò ]1.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5.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7.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8.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10.姓。 [更多解释]

安和的分字组词

安和的近音词、同音词

安和的相关词语

【安和】的常见问题

  1. 安和的拼音是什么?安和怎么读?

    答:安和的拼音是:ān hé
    点击 图标播放安和的发音。

  2. 安和是什么意思?

    答: 安定和平;安定和睦。安详平和。平安安好。犹晴和,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