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策
警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警策
谓以鞭策马。引申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奋。形容文句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亦指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的文句。
引证解释
谓以鞭策马。
引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僕夫警策平路是由。”
引申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奋。
引宋•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若今所委付果已得人尤宜晓夕用心,事事警策件件理会。”
谢觉哉 《不惑集·学习常谈》:“因而时常要把这些教训来警策自己。”形容文句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亦指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的文句。
引《文选·陆机<文赋>》:“文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李善 注:“以文喻马,言马因警策而弥骏,以喻文资片言而益明也。驾之法,以策驾乘,今以一言之好,最於众辞,若驱驰故云‘警策’。”
《宋史·隐逸传上·魏野》:“野 为诗精苦有 唐•人风格,多警策句。”
孙犁 《澹定集·读一篇散文》:“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第一句‘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有名的警策之句。”
国语辞典
警策
文章中语句扼要其辞义足以惊动读者的部分。
引《文选·陆机·文赋》:「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近警励
惕励鞭策。
引《文选·曹植·应诏诗》:「仆夫警策,平路是由。」
网络解释
警策
警策,又叫精警或警句指的是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它包括三种基本类型:主宾重复判断、表意相反相成和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
警策的字义分解
警
拼音 jǐng 部首 言 总笔画 19警 [ jǐng ]1.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如警卫。警世。警告。警戒。警备。警惕。警省( xǐng )(警惕醒悟)。2.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如警号。警报。警钟。3.感觉敏锐,见解独到。如警句。警觉( jué )。机警。4.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如警察。警士。 [更多解释]
策
拼音 cè 部首 ⺮ 总笔画 12策 [ cè ]1.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鞭打。如策马。鞭策。3.激励,促进。如策动。策勉。4.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如简策。5.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如策命。策免。策封。6.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如策论。策问。7.杖。如策杖。8.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计谋,主意,办法。如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10.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姓。 [更多解释]
警策的分字组词
警策的近音词、同音词
警策的相关词语
【警策】的常见问题
-
警策的拼音是什么?警策怎么读?
答:警策的拼音是:jǐng cè
点击 图标播放警策的发音。 -
警策是什么意思?
答: 谓以鞭策马。引申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奋。形容文句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亦指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的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