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渐悟


拼音jiàn wù
注音ㄐ一ㄢˋ ㄨˋ

繁体漸悟

渐悟

词语解释

渐悟[ jiàn wù ]

⒈  佛教语。谓渐次修行,心明累尽,方能达到无我正觉境界。与“顿悟”相对。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渐次修行,心明累尽,方能达到无我正觉境界。与“顿悟”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辩宗论》:“释氏之论,圣道虽远,积学能至,累尽鉴生,不应渐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昙斌》:“﹝ 曇斌 ﹞初止 新安寺,讲《小品》、《十地》,并申顿悟、渐悟之旨。”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顿悟、渐悟之争,在 宋 初称甚盛。”

国语辞典

渐悟[ jiàn wù ]

⒈  渐次证悟真理。与顿悟相对。

顿悟

分字解释


※ "渐悟"的意思解释、渐悟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因此,就如心理学谈人的成就时会有“渐悟说”与“顿悟说”之分。

2、任性而为的魔,偶尔会因为长久的相处而渐悟,因为意外的触动而顿悟,了解到一点点人间情感,即使不明白那是什么,却执着地想要拥有。

3、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事理你会慢慢渐悟的。

4、读书的日子长了,便品味到了“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的乐趣,也渐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谛。

5、塔主净藏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是六祖慧能的得意弟子,自禅宗五祖乱法后,形成以神秀为代表的主张“渐悟”的北禅和以慧能为代表的主张“顿悟”的南禅。

6、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过你。渐悟也要,顿悟也罢。世间事除生死,那一件事不是闲事。我独坐须弥山巅,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7、艺术觉悟是由无数的渐悟达成的顿悟。

8、其实我目前还可以算是青年,但我也愿意自称“人到中年”,提早给自己做心理预防,而我也渐悟到“中年”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9、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渐悟也好,顿悟也好,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10、没有饭局、没有酒会,一杯清茗,一本佛经,人生大道渐悟于其中。

11、决不是任谁一读《老子》,就能知悉“道德”深意的,佛家有顿悟与渐悟之分,惟在得其门径而已。

12、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13、懵懂中寻得你,成长中失去你,渐悟中放弃你。

14、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过你。渐悟也要,顿悟也罢。世间事除生死,那一件事不是闲事。我独坐须弥山巅,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仓央嘉措

15、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16、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画亦然,画到一定程度,忽地发现了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看似顿悟,其实是渐悟,又,顿渐何曾分着?netease。

17、他说,佛祖也是这样,受苦受难,以此引导众生,终会渐悟

18、佛修的是心性,讲究的是智慧和哲思,和尚不修精气神,摄食如常,如北禅宗的大师大多讲究坐禅渐悟,盘腿不容易消化摄入体内的养分,所以和尚大多体型偏胖。

19、因此,普通百姓才是佛之主体,他们更加适合于渐悟法门。

20、回到房中,映弦重新翻开琴谱,分出段落揣切指法,右手抹、勾、剔、打,左手吟、猱、绰、注等等,渐悟每一指法皆蕴不同力道,每一力道又现不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