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shǐ

良史


拼音liáng shǐ
注音ㄌ一ㄤˊ ㄕˇ

良史

词语解释

良史[ liáng shǐ ]

⒈  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

⒉  指信实之史书。

引证解释

⒈  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

《左传·宣公二年》:“孔子 曰:‘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 刘向、扬雄 博极羣书,皆称 迁 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

⒉  指信实之史书。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凡善恶必书,谓之良史。”
梁启超 《新史学·论书法》:“书法善则为良史,反是则为秽史。”

国语辞典

良史[ liáng shǐ ]

⒈  优秀或称职的史官。

《后汉书·卷四〇·班彪传下·论曰》:「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
《文选·曹丕·典论论文》:「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

⒉  完美的史书。

如:「著作一部良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字解释


※ "良史"的意思解释、良史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良史所书,盖取其狂狷一介,论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为也。

2、‘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3、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饶黑山。于良史

4、遂使新垣族灭,信、越菹醢,见讥良史,谓之过刑。

5、嗣伦且奉诏校书,监同通儒谒者刘珍,与博士良史等,并诣东观勘正经籍,功亦颇多。

6、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民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而其任可得而称也。

7、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他不畏*贵,秉笔直书,被誉为“良史”。

8、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