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目连戏目连戏的意思
lián

目连戏


拼音mù lián xì
注音ㄇㄨˋ ㄌ一ㄢˊ ㄒ一ˋ

繁体目連戲

目连戏

词语解释

目连戏[ mù lián xì ]

⒈  亦称“目莲戏”。

⒉  以目连救母故事为题材的戏剧。唐代已有《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以后各种戏曲中多有目连戏。清张岱《陶庵梦忆》有《目莲戏》一篇。

引证解释

⒈  亦称“目莲戏”。以 目连 救母故事为题材的戏剧。 唐 代已有《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以后各种戏曲中多有目连戏。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有《目莲戏》一篇。参见“目连救母”。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目连戏的热闹, 张岱 在《陶庵梦忆》上也曾夸张过,说是要连演两三天。”

分字解释


※ "目连戏"的意思解释、目连戏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据他了解,目连戏的唱腔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声腔之一,是“杂白混唱,一唱众和,锣鼓助节”的曲牌体音乐。

2、活动期间,主办方通过傩舞、目连戏等非遗展演和十番锣鼓、采茶扑蝶舞等富有地方民俗的文化展示,深入浅出地将传统的祁门本土文化呈现给广大游客。

3、目连戏“词华不及《西厢》艳,但比《西厢》孝义全。

4、安徽贵池目连戏流承至今,与贵池独特的人文背景相关涉。

5、他在《陶庵梦忆》里,详细记载了那晚的目连戏

6、研究目连戏舞蹈的类型、特征,无疑会给我们启迪。

7、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每年会在这天,为当地人上演目连戏专场,今天也不例外。

8、而阳腔目连戏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唱众和,锣鼓音节,不用管弦。

9、日前,祁门县在牯牛降景区举办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节,目连戏、傩舞、采茶扑蝶舞、十番锣鼓、打莲湘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观看。

10、目连戏的内容多借鬼喻世、揭丑扬善,演相滑稽、唱腔独特,它通俗的审美取向、悲喜交织的审美特征,对鲁迅的艺术审美产生过不小影响。

11、哑目连戏,其实就是一出“鬼戏”,讲的是“目莲救母”的故事。

12、目连戏“词华不及《西厢》艳,但比《西厢》孝义全。造句 网

13、辰河高腔目连戏将宗教与世俗两种不同的文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14、作为戏曲之祖目连戏中的舞蹈,可以说达到了舞蹈戏剧化、戏剧舞蹈化之程度,为后一代戏曲舞蹈的丰富,发展提供了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