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包

词语解释
门包[ mén bāo ]
⒈ 指贿赂守门人的财物。
引证解释
⒈ 指贿赂守门人的财物。
引清 顾炎武 《日知录·阍人》:“《后汉书·梁冀传》:‘ 冀 寿 共乘輦车,游观第内。鸣鐘吹管,或连继日夜。客到门不得通,皆请谢门者,门者累千金。’今日所谓门包,殆昉於此。”
清 袁枚 《新齐谐·福建解元》:“闻门外喧嚷声,问之,则解元与公家人为门包角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就你爷爷 老张才,一年到头单这大小官的门包钱,就够买地,娶媳妇,生儿子,添孙子!”
国语辞典
门包[ mén bāo ]
⒈ 旧时求见显贵或官僚时,送给守门人的财物。
引《官场现形记·第一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倒是送这一万银子的门包,少了拿不出去,总得五千起码。」
《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们中国官场实在不容易请教,差不多的就不见。还有他的门口的人勒索门包。」
分字解释
※ "门包"的意思解释、门包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张之洞“所到各省,从不用门丁,不收门包,不收馈遗礼物”。
2、总督的陋规按三节送,每节一千两,此外还有表礼、水礼八色及门包杂费,所有这些东西,都由督粮道派家人送到总督驻节的兰州。
3、基于这样的原则,吊顶、门包、墙裙等以装饰为主的项目完全可以省掉。
4、当时官场叩见要送门包,每年三节两寿,下属都要向上司送礼,此外还有别敬、炭敬、冰敬、瓜敬等名目,实际都是变相贿赂。
5、人言藉藉之下,奕劻也挺不住了,亲自写了一个贴子,严禁收门包云云。
6、这些邻舍是日趁日吃穷民,没奈何,怕作人命干连,五斗一石,加上些船儿钱,管家包儿、小包儿、直衙管门包儿,都去求放,抹下名字。
7、据吴思先生考证,粮道给林则徐送的陋规比给陕西省内任何领导的都要多,每季1300两,一年5200两,此外还有三节两寿的表礼、水礼、门包和杂费。
相关词语
- wèng mén瓮门
- zhì mén雉门
- yōng mén壅门
- zhá mén闸门
- wǔ mén午门
- zōng mén宗门
- wǔ mén五门
- zhèn mén阵门
- yú mén雩门
- zhā bāo扎包
- zhǒng mén踵门
- zhēng mén争门
- záo mén凿门
- jìng mén凈门
- wō nóng bāo窝脓包
- zhuān mén颛门
- wù mén悟门
- zhān bāo沾包
- yá mén厓门
- wàng mén guǎ望门寡
- yǔ mén圉门
- zhān bāo毡包
- zī mén缁门
- zēng mén曾门
- zhū mén朱门
- zào mén灶门
- zhèng mén正门
- zhà mén栅门
- zào mén造门
- wā yāo bāo挖腰包
- yè jīn mén谒金门
- zhōng huáng mén中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