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úhòu

牛后


拼音niú hòu
注音ㄋ一ㄡˊ ㄏㄡˋ

繁体牛後

牛后

词语解释

牛后[ niú hòu ]

⒈  牛的肛门,比喻听命于人的从属地位。语出《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引证解释

⒈  牛的肛门。比喻处于从属地位。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寧为鷄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 秦,何以异於牛后乎?”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
清 汪懋麟 《除夕前三日陈学士招饮寓斋》诗:“低眉望牛后,徒为志士譁。”
章炳麟 《杂感》诗:“寧为牛后生,毋为鷄口活。”

国语辞典

牛后[ niú hòu ]

⒈  牛的肛门。比喻居下位而卑贱。

《战国策·韩策一》:「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宋·苏轼〈凤味砚铭〉:「苏子一见名凤味,坐令龙尾羞牛后。」

鸡口

分字解释


※ "牛后"的意思解释、牛后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宁为牛后;不为鸡首。再小的牛,也比鸡大。我的孩子问我:是报考湖北本省的一类大学,还是北京的二类大学?我如上说。

2、除非先泡过,牛后腹肉排太硬,不易很快煮软.

3、石勒是个豪杰,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怎么可能降晋呢?所以他回送刘琨一批名马、珠宝等厚礼,对刘琨的使者也赠了不少钱物,其他的要求婉言谢绝。

4、老虎非常强壮,杀死鹿或牛后,老虎通常会将猎物的尸体拖到几百码外的树丛隐蔽处,然后安静地进食。

5、盖强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弱者宁为鸡口,不为牛后,都非通过武力解决不可。

6、常言道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延安府是大去处可是武将多如牛毛,你去了未必会稀罕你。

7、昔苏秦说韩,羞以牛后,韩王按剑作色而怒;虽兵折地割,犹不为悔,人之情也。

8、卖完牛后,牛仔们闲了下来,手里也有了钱。

9、“第一名”的尊荣无可取代,宁为鸡首,勿为牛后

10、对于*弯而言,宁为鸡口不为牛后这是“个体追求”,但在历史大潮流面前,顺势而为又是必须。

11、有句话叫“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在那所学校的三年级生里,我大约就是那只“鸡口”吧。

12、日本人也把“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简称为“鸡口牛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为“瓜田李下”等等。

13、在前往浙江省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民丰蓝天学校的巴士上,茹萱叔叔给沁琳和姿去往江苏省邗江中学之前,姗凌叔叔给萍聂和致加讲解了“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的历史故事。

14、汽车圈“宁当鸡头,毋为牛后”的现象非常严重。

15、否则,面对越来越高的竞争门槛,抱住“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思维不放,大品牌梦只会越来越远。

16、7、鸡口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

17、春节期间回家,谈起换届事宜,听到一种声音就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即宁愿去低一级的部门担任正职或要职,也不愿去高一级的部门担任副职或闲职。

18、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干什么工作都是一样的,没有鸡口牛后,高低贵贱之分。做事一定要鸡口牛后,努力向前

19、【鸡口牛后】典出《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20、我们也把“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简称为“鸡口牛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为“瓜田李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