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ū chén
注音ㄑㄨ ㄔㄣˊ
⒈ 亦作“屈沈”。
⒉ 委曲沉沦;埋没。
⒈ 亦作“屈沉”。委曲沉沦;埋没。
引《北齐书·李绘传》:“绘 质性方重,未尝趋事权势,以此久而屈沉。”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哥也!兀的不屈沉杀俺英雄汉。”
《水浒传》第七回:“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
⒈ 沉沦、埋没。
引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屈沉杀大丈夫,埋没了英雄汉。」
《水浒传·第七回》:「好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
⒉ 冤屈、屈辱。
引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他在那长朝殿前班部里摆,你教他把屎盆儿顶戴,兀的不屈沉杀了拜将筑坛台。」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俺只道正直萧丞相,元来是风魔的党太尉,堪悲,屈沉杀刘天瑞,谁知,可怎了葫芦提包待制。」
1、所译波兰显克微支说部始,与先生接席温恭谦挹,初以为古今中庸者,久则以先生迹中庸而实狂猖者,当酒后掀髯跌荡放言,又非遁世无闷者,居府椽非其志,主讲大库又未能尽其学,终至阮醉屈沉,以诗词篆刻传,亦可悲矣。
2、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