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祭祀土神之坛。
引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郑道人》:“﹝ 鄱阳 有 郑道人,﹞不肯入道堂,日行丐於市,夜则出宿於城北县社坛内,距郭门七里,四无人居。”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释社》:“俗之敝士通文曰词坛,曰吟坛,亦社坛也。”
1、及到官,复虔祷社坛,又复大雨如注。
2、释义:指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3、清末民初社坛街兴办了一所幼幼学校,此校到今天已有百岁高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