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ō duò jì
注音ㄨㄛ ㄉㄨㄛˋ ㄐ一ˋ
繁体倭墮髻
⒈ 亦作“倭?髻”。
⒉ 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发髻向额前俯偃。
⒈ 古代妇女的一种髮式,髮髻向额前俯偃。
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堕马髻,今无復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之餘形也。”
唐 许景先 《折柳篇》:“寳釵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三娘 长身玉色,倭堕如云。”
⒈ 一种汉时流行的发髻型。髻斜于一侧,故称为「倭堕髻」。
引《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1、唐代女子的发式主要是挽髻,有双云望仙髻、蛇盘髻、倭堕髻、半翻髻、惊鸿髻、回鹘髻等许多种样式。
2、妹妹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