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言异口同声。形容所有的人都是一个说法。
引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群疑胶牢,万口一辞。”明 李贽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万口一辞,不可破也。”亦作“万口一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 永康王,不可更改。”
1、那个年代宣扬的是“万众一心”,而万众一心的表现,必然是“万口一辞、万言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