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shū

著书


拼音zhù shū
注音ㄓㄨˋ ㄕㄨ

繁体著書
词性动词

著书

词语解释

著书[ zhù shū ]

⒈  撰写著作。

引证解释

⒈  撰写著作。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 尹喜 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贄 居 忠州 十餘年……避谤不著书,习医方。”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庄尚志 ﹞此时已将及四十岁,名满一时。他却闭户著书,不肯妄交一人。”
冰心 《空巢》:“你退休了,正可以得闲著书了。”

国语辞典

著书[ zhù shū ]

⒈  写书。

《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胡母生传》:「与董仲舒同业,仲舒著书称其德。」

分字解释


※ "著书"的意思解释、著书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观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他为了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安危,发愤研究古史,坚持著书立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3、如今两人都著书提出他们的控诉,并给出解决办法。

4、毕尔先生堪称政治学鸿儒,论文发表和著书立说无可计数。

5、有趣的是,卡扎菲和萨达姆同样乐于舞文弄墨,著书立言。

6、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7、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观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8、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9、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章学诚

10、在整个南方地区,他被著书称颂,刻碑纪念。

11、一些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为破解这一难题建言献策。

12、对于不是他盟兄弟的艺术家,他也多次著书予以推崇。

13、这些年,他摒绝一切交际应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著书立说上了。

14、多少世代以来许多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就在著书立说,考证和质询这些宗教传说的真实性。

15、一些反动的史学家著书立说,其中心是张扬"满洲"。

16、近些年,文化研究渐成热点,许多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投入到文化研究领域。

17、平生懒著书,书成亦快余。惊风日夜吼,随处足安居。

18、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观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9、而且这解释了为什么从医学到商业的许多领域的专家都提笔著书的原因。

20、问题教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理论基础,历史上曾有很多教育家对此著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