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议局

词语解释
谘议局[ zī yì jú ]
⒈ 清政府伪装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规定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不能监督地方行政。
引证解释
⒈ 清 政府伪装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规定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不能监督地方行政。
引张謇 《送十六省议员诣阙上书序》:“宣统 元年(1909)九月朔日,皇帝承先帝立宪之詔令,二十二行省諮议局同时成立。”
吴玉章 《论辛亥革命》二:“因为在这个时期, 清 朝政府宣布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在各省设立谘议局,这是一种类似资产阶级议会的机关。”
分字解释
※ "谘议局"的意思解释、谘议局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兄汤化龙也非等闲之辈,早在立宪运动中就做到湖北谘议局议长,汤芗铭此时并不知哥哥在此变故中前途命运。
2、后来,还宣布筹设资政院、谘议局,并颁布了《各省谘议局章程》等章程。
3、各省谘议局成立后,立宪派从1910年1月至10月先后进行了三次立宪请愿政治活动。
4、广东谘议局参与了全国的国会请愿运动,在广东独立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5、与其他谘议局相比,顺直谘议局在清末筹备立宪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健性。
6、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末直隶地区官绅之间的关系相对协调,顺直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矛盾较小。
7、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发起了筹备立宪运动,山东谘议局应运而生。
8、顺直谘议局是清末“新政”的产物,在名义上是直隶省的代议机关,它经过长期筹备,选举产生。
9、江苏谘议局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具有一定立法权和监督权的地方宪政机构之一,是近代立宪运动不断发展的产物。
10、通过这些措施,顺直谘议局不仅促进了地方权力的重新分配,而且为地方政治、经济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关词语
- fǎng zī访谘
- chóu zī酬谘
- cān zī参谘
- chóu zī畴谘
- zī xún谘询
- biàn zī辩谘
- jūn zī军谘
- jì zī记谘
- guān zī关谘
- píng yì评议
- chá yì察议
- móu yì谋议
- cī yì疵议
- tí yì提议
- biǎn yì贬议
- jué yì决议
- chéng yì成议
- bó yì博议
- jù yì聚议
- chí yì持议
- liàng yì量议
- miù yì谬议
- jiàn yì建议
- jiāo yì交议
- yì yuán议员
- bó yì驳议
- jìn yì进议
- dìng yì订议
- diào yì调议
- jú duàn局断
- jú xiàn局限
- jú qú局蠼
- jú quán局跧
- jú qián局钱
- jú jiā局家
- jú piào局票
- jú shǒu局守
- jú qù局趣
- jú jǐ局脊
- jú jú局局
- jú sù局蹜
- jú dìng局定
- jú má局麻
- pái jú牌局
- jú dù局度
- gé jú格局
- biāo jú镖局
- chū jú出局
- jú lián局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