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主簿


拼音zhǔ bù
注音ㄓㄨˇ ㄅㄨˋ

主簿

词语解释

主簿[ zhǔ bù ]

⒈  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唐宋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明清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后省并。《南史·儒林传·伏曼容》:“﹝伏曼容﹞父胤之,宋司空主簿。”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汉 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 魏 晋 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 唐 宋 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 明 清 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后省并。

《南史·儒林传·伏曼容》:“﹝ 伏曼容 ﹞父 胤之,宋 司空主簿。”

国语辞典

主簿[ zhǔ bù ]

⒈  职官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中央机关及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有此官。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哥哥官授绵州绵山县主簿,小生官绶详州司户。」

英语official registrar (of a county etc)​ in imperial China

法语registre officiel d'un comté etc.)​ dans la chine impériale

分字解释


※ "主簿"的意思解释、主簿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她勉强压住火气,又扭头问主簿老婆的姓氏。

2、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谤毁,去官归乡里。

3、就算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那种,平日里听也听得多了,只有吴为这个西贝货才会连县丞主簿的分别都不识。

4、司马光签书武成军判官事干了不到两年,公元1045年以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韦城,27岁时便主宰一县之政令了。

5、一天,有人到王鲁这儿控告他的主簿

6、他手下有一个主簿,也同样地贪赃,经常为王鲁的行为出谋划策。

7、主簿黄权苦谏,王累在州门倒悬强谏,刘璋均不听。

8、唐恩来到叶县令所在的马车旁,看向脸色惨白、冷汗淋淋的叶县令,又望了一眼旁边想要逃却不敢逃的林主簿,忽然开口道:“叶县令……”。

9、操使司空主簿赵俨并参三军,每事训谕,遂相亲睦。

10、第二部分论述了县中的佐贰官——县丞、主簿在县中的作用。

11、说的是贪官县令王鲁,在看到百姓联名状告自己手下主簿贪污时的判语。

12、前文学主簿王孚,行洁业淳,弃华息竞,志学修道,老而弥笃。

13、有一年夏天,他请主簿(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宣来家里饮酒。

14、没想到向来公正无私的主簿大人,这一会儿却是充满了私心。

15、历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州桂阳与南昌县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永州通判、广南东路转运官、提点本路刑狱等,均有治绩。

16、11月13日,岳西县委副*记邓根和到姚河、主簿、石关等乡镇督查指导美好乡村建设。

17、章八元,睦州桐庐人,登大历六年进士第。贞元中,调句容主簿卒。诗一卷,今存六首。

18、县令、县尉与主簿们,按照名册清点人数、兵械,又命人领着乡兵操练了几日,就算是演武了。

19、侯爷,你不必揪心,主簿季福源已经通令全境,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20、设置府署,属官有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主簿、参军、西曹掾、东曹掾及其他曹掾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