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从心所欲从心所欲的意思
cóngxīnsuǒ

从心所欲


拼音cóng xīn suǒ yù
注音ㄘㄨㄥˊ ㄒ一ㄣ ㄙㄨㄛˇ ㄩˋ

成语解释 从心所欲

繁体從心所欲
词性成语

从心所欲

词语解释

从心所欲[ cóng xīn suǒ yù ]

⒈  可以随其心愿地为所欲为。

以为只须用全力消灭进步文化,便可达到他们‘唯我独尊’的目的,从此可以高枕而卧,从心所欲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do as one pleases;

引证解释

⒈  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元妃 孟子” 唐 孔颖达 疏:“字无适庶之异,盖从心所欲而自称之耳。”
明 胡应麟 《诗薮·内编·近体中》:“变则标奇越险,不主故常;化则神动天随,从心所欲。”
廖仲恺 《中国实业的现状及产业落后的原因》:“条约上的束缚,关税上的钤制,怎能从心所欲,如愿以偿呢!”

⒉  代指七十岁。

明 吴承恩 《寿王可斋七帙障词》:“年由此晋,值吾师从心所欲之年;月极其良,当我佛应世而生之月。”
亦省作“从心”。 唐 戴孚 《广异记·丁约》:“及从心之岁,毛髮皆鹤。”
宋 苏舜钦 《杜公求退第一表》:“实已年近从心,体素多病,自忝魁任,於今累年。”
明 李东阳 《求退录》之八:“尚未从心之年,神彩精健,正当辅任。”

国语辞典

从心所欲[ cóng xīn suǒ yù ]

⒈  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也作「随心所欲」。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身不由己

分字解释


※ "从心所欲"的意思解释、从心所欲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2、一方兴起,一方衰落,似乎想要暗示只有遵从真正的道德时才能从心所欲

3、从心所欲,不是说可以倚老卖老,我行我素,予取予求,惹人生厌。

4、这种自由,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无限的从心所欲寓于有限的生活空间。

5、它主要体现在儒道两家观点中:儒家提倡的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道家提倡的是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

6、美,是有系统的,慎重谨敬的、有脉络有缘故的,丑却草率邋遢,自暴自弃。虽然有时美伪装得像后者,但其实不然,美的大自在来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素养,而非邋遢。

7、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儒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从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和谐之境域,即真善美合一圆成之境。

9、最后,作者指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不是随意的创造,还必须坚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原则。

10、他遇事从心所欲,弄得大家都对他有意见。

11、人的一生,最值得赞美的时代,便是老年时代。孔子说他自己至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成熟,在于找回童年时代对待游戏的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13、不经意中被机灵的老板听见,连忙施礼求字,左见柳情怀恳切,欣然应诺,当即挥毫写下“枵腹而来,君休问价;从心所欲,我亦垂涎”的楹联相赠。

14、美,是有系统的,慎重谨敬的、有脉络有缘故的,丑却草率邋遢,自暴自弃。虽然有时美伪装得像后者,但其实不然,美的大自在来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素养,而非邋遢。张晓风

1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我惊叹于他的画作愈来愈简洁洗炼,愈来愈“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并且他对于笔墨的控制力真是到了从心所欲且出神入化的境地。

1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早啊小友,刚才小友打的那套是什么拳法啊,倒是一套养生的好套路,此拳从心所欲,柔中寓刚,只是小友好像是初学得来,未能豁然贯通,想必是未遇良师指点。

2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