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èr yí
注音ㄦˋ 一ˊ
繁体二儀
⒈ 指天地。指日、月。
⒈ 指天地。
引三国 魏 曹植 《惟汉行》:“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
《周书·武帝纪上》:“二仪创闢,玄象著明。”
明 王慎中 《游白鹿洞》诗:“境闲百虑空,意愜二仪广。”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二仪之英,五材之精,在地为石,在天为星。”
⒉ 指日、月。
引南朝 陈 沉炯 《陈武帝哀策文》:“二仪协序,五纬同符。”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二仪运而出没,五纬随而起伏。”
⒈ 天地。南朝梁·钟嵘〈诗品序〉:「「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辞人不知之。」
引《周书·卷五·武帝纪上》:「二仪创辟,玄象著名。」
1、极生阴阳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乾为天,乾上乾下,元亨利贞……
2、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孙思邈
3、这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4、宝华结络胃管朗开着名玉札年同二仪。
5、又言二仪之间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最高者无极至尊,次曰大至真尊,次天覆地载阴阳真尊……
6、二仪毓粹,四序禀和,学造渊深,贯群经而自得,文摛赡丽,该众体以兼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