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意


拼音fú yì
注音ㄈㄨˊ 一ˋ

拂意

词语解释

拂意[ fú yì ]

⒈  不合心意;不如意:稍有拂意,就大发雷霆。

引证解释

⒈  违背他人之意。

明 李东阳 《河南按察司副使致仕陈君直夫墓志铭》:“在 福建 清屯田,在 河南 賑飢民,皆悉心综治,不苟应故事,顾其所拂意者恒多。”

⒉  不如意。

清 张潮 《<快说续记>小引》:“金圣叹 与 王斲山 赌説快事, 王子 丹麓 续而记之。世有拂意者,于烦恼场中展读一过,不啻如醍醐之灌顶,甘露之洒心。”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人生在世,有如电光石火,讲到立德、立言、立功,岂不是桩不朽的事业,但是也得你有那福命去消受那不朽;没那福命,但生一分妄想心,定遭一番拂意事。”

国语辞典

拂意[ fú yì ]

⒈  不如意。

如:「久客他乡,甚是拂意。」

分字解释


※ "拂意"的意思解释、拂意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快意之事常有损,拂意之事常有益。

2、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洪应明

3、满意时,浑浑噩噩,随业流转得意时,忘乎所以,自以为是失意时,手足无措,急抱佛脚拂意时,怨声载道,弃佛一旁。

4、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5、以她那样雄心万丈,却大才难展,百事拂意,身为皇帝近侍,一入皇宫十四年,而仍然屈居才人之位,她是确已失败!不过她头脑冷静非常,抑郁不达之情,决不形诸声色。

6、得意时论地谈天,俱是水中捞月;拂意时吞冰齿雪,才力火内栽莲。

7、说延安比“外面”好得多,教导青年不发“牢骚”,说延安的黑暗方面只是“些微拂意的事”,“算不得什么”,这丝毫不能解决问题。

8、有富贵人,气量或小,每因拂意,忿怒牢骚。

9、住些微拂意的事;牢骚满腹,到处发泄的情形,深以为。

10、不论尊卑,但有所请,不忍拂意,欣然从命,接受电视台访谈时还笑称,“我就差公厕没写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