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guān

弹冠


拼音tán guān
注音ㄊㄢˊ ㄍㄨㄢ

繁体彈冠

弹冠

词语解释

弹冠[ tán guān ]

⒈  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⒉  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⒊  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⒋  指为官。

引证解释

⒈  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

⒉  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宋 苏轼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拜而窥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⒊  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内无 金 张 之援,外乏弹冠之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唐 襄阳 孟浩然,与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运 《上曾总督书》:“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

⒋  指为官。参见“弹冠相庆”。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宋 陆游 《忆昔》诗:“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

国语辞典

弹冠[ tán guān ]

⒈  弹除帽子上的灰尘。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⒉  整理帽冠。语出比喻准备出仕做官。

《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杨俊传》:「自初弹冠,所历垂化。」

分字解释


※ "弹冠"的意思解释、弹冠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佣兵营地却是一派火热景象,活着的人弹冠相庆,等着发钱,等着狂欢。

2、官员们习惯于弹冠相庆,报喜不报忧。

3、对此,古街上的各个商铺的老板无不拍手称快,弹冠相庆。

4、而大臣们对这个消息那是拍手称快、弹冠相庆,真是大快人心事啊!庆幸魏忠贤这次算是被打断了一只手,不,应该是断了脊梁。

5、一帮弹冠相庆的小丑,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哦。

6、就在两位家主弹冠相庆之时,一个柳家侍卫快速跑了进来,甚至连最起码的通传都没有,就这样直接冲入到了柳寒江面前。

7、尔乃端策拂茵,弹冠振衣,徘徊丰镐,如渴如饥。

8、他不负众望,首次弹冠相庆就博得了满堂彩,像他那样努力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不孚众望的。

9、045回、弹冠振衣重揖客,悔负聪明摆乌龙。

10、宴席上的人都是各吃各的,各喝各的,谈笑之间,阿谀奉承,假誉驰声,弹冠相庆,表面上都是喜笑颜开,好话连连,称赞这酒宴气派,别致,独具匠心。

11、大唐的官员加官进爵,弹冠相庆,敦煌的英雄箭尽粮绝,中毒毙命街头;大唐的朝廷日日歌舞升平,敦煌的汉人每年偷偷祭祖后,要痛苦地将汉服藏起。

12、只有保持“精神洁癖”,守住思想“闸门”,经常“弹冠振衣”,才能很好地预防思想“疾病”,净化精神家园。

13、这一来前明官员大悦,个个弹冠相庆。

14、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早达笑弹冠

15、十几个人人人中奖一般的回到了唐营,消息当然如风一般的刮遍了整个唐营,汉人们一个个都在弹冠相庆,热闹非凡,但异族赐补姓们却点分的好处没有分着。

16、富人们,其中很多从亡命地回来,站在街边观看可怖的示众游行,为他们的胜利弹冠相庆。

17、诚如左思诗云“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尘埃”,当年,陈水扁与邱义仁,弹冠结绶互相提携,谱出“君臣相得”佳话。

18、这还不算,皇帝还专门赐宴新科进士,让朝中老臣与新科进士弹冠相庆。

19、就在泰戈比蒙们弹冠相庆的时候,王海滨却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塔城的城主府。

20、现在公爵一家全死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公爵家的那些亲戚们,现在要么正在弹冠相庆,要么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的准备要争抢公爵之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