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yán

义正辞严

拼音 yì zhèng cí yán怎么读

注音 ㄧˋ ㄓㄥˋ ㄘˊ ㄧㄢˊ

繁体 義正辭嚴

感情褒义

近义词仗义执言 振振有词 理直气壮 顺理成章

反义词 岂有此理 强词夺理 理屈词穷 莫名其妙

义正辞严的意思

折叠展开

义:道理;辞:言辞。
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例子法官义正辞严地驳回了他的上诉

正音“辞”,读作“cí”,不能读作“chī”。

辨形“辞”,不能写作“词”;“严”,不能写作“言”。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义正辞严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义理正当,措词严厉。语本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理直气壮”、“义正辞约”、“辞顺理正”

【典源】

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据《欧阳修全集》卷二引)

先生二十年东鲁,能使鲁人皆好学。其间张续与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大圭虽不假雕琢,但未磨砻出圭角。二生固是天下宝,岂与先生私褚橐。先生示我何矜夸,手携文编谓新作。得之数日未暇读,意欲百事先屏却。夜归独坐南窗下,寒烛青荧如熠爚。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辞严意正质非[1],古味虽淡[2]不薄。千年佛老贼中国,祸福依凭群党恶。拔根掘窟期必尽,有勇无前力何荦。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独词坚由志确。朝廷清明天子圣,阳德汇进群阴剥。大烹养贤有列鼎,岂久师门共藜藿。予惭职谏未能荐,有酒且慰先生酌。

注解

[1]俚:鄙俗。

[2]醇:音chún,精纯。

【典故】

欧阳修,字扑箨,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卢陵人。为文造语平易而情韵绵邈,诗词清新婉约,为一代文宗。这是欧阳修在读到张续和李常的文章后,写下感想赠与石介的一首诗。诗中提到张续和李常,就像是未经琢磨的玉石,可说是天下的瑰宝。他们的文章严正有力,义理充分,词语质朴而不鄙俗;虽古雅的风味淡了些,但文字精纯而不杂。后来“义正辞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辞严意正”演变而出,用来指义理正当,措词严厉。

【书证】

  • 01.元・吴澄〈故宋乡贡士金溪于君墓谒铭〉:“诲人家子弟,谆谆善诱,成才者甚众。所作文章,义正辞严,字画遒劲。”
  • 02.明・宋濂〈使南稿序〉:“吏部考功主事林君元凯,奉使安南。……有若元凯之为使,义正辞严足以耸动群听。凡其国以利相啗之奸,卒无所售,亦可谓不辱君命者矣。”
  • 03.明・卓尔康〈春秋辩义・卷二七・定公二〉:“此役为谢归田致郈也。齐以致郈见德,叔孙答云:『不令之臣,天下之所恶,君岂以寡君赐?』义正辞严,可谓不辱君命矣。”
  • 04.明・屠隆《昙花记》第四三出:“谁想那夫人冰清玉洁,义正辞严,真是成道之器,不免回复菩萨去也。”
  • 05.《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于是连便道也不回家,跟随了郭大将军一直到京。郭大将军发在锦衣卫勘问,得了本揭做得义正辞严,理直气壮,仅仅问了遣戍。”
  • 06.《绎史・卷八六・孔子类记四・终记》:“定公十年,及齐平,公会齐侯于夹谷,……乃齐复怀诈,孔子历阶以却之,义正辞严,寓折冲于樽俎,罢会归田,齐之君臣,固心服焉,文事武备之说,犹其后矣。”

【用法】

语义义理正当,措词严厉。

类别用在“言辞正当”的表述上。

例句

尽管老王的话说得义正辞严,对方依然不肯接受。

面对师长义正辞严的斥责,他深感羞愧,颇有悔意。

面对这些不实的谎言,我们应该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

对方的要求不合理,让他不得不义正辞严地断然拒绝。

这篇文章说得义正辞严,把政客们的丑恶行径揭露无遗。

他在会议上,义正辞严地指出:只有改变因循苟且的心态,才能为公司带来新希望。

【辨识】

同义“义正辞严”及“理直气壮”都有义理正大,毫无畏惧的意思。

异义“义正辞严”侧重于措词严厉;“理直气壮”侧重于气势强盛。

例句
义正辞严理直气壮例句
对方的要求不合理,让他不得不义正辞严地断然拒绝。
他的个性怯弱,明明是对的事情,只要有人质疑,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坚持下去。

义正辞严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ategorically fairness in principle and sererity in speech
  2. справедливо по содержáнию,остро по форме

义正辞严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yì),丶部,共3画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如: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如: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情谊。如: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如: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指认为亲属的。如:义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如:义齿。义肢。

姓。

读(zhèng zhēng),止部,共5画

不偏斜,与“歪”相对。如:正午。正中( zhōng )。正襟危坐。

合于法则的。如:正当( dāng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合于道理的。如: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恰好。如:正好。正中( zhōng )下怀。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如:他正在开会。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如:正面。正本。

纯,不杂。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改去偏差或错误。如: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如:正方形。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如:正电。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如:正数( shù )。

姓。

读(cí),辛部,共13画

告别。如: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不接受,请求离去。如:辞职。辞呈。

躲避,推托。如: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解雇。如:辞退。

同“词”。

优美的语言。如:辞藻。修辞。

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文体的一种。如: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读(yán),一部,共7画

紧密,没有空隙。如:严紧。严密。

不放松,认真。如:严格。严肃。严正(严肃正当)。严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严严”)。严饬(➊严格命令;➋谨严)。威严。

郑重,庄重。如:庄严。尊严。

厉害的。如:严厉。严苛。

重大。如:严重。

姓。

义正辞严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