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ūnzhāngshí

发昏章第十一

拼音 fā hūn zhāng dì shí yī怎么读

注音 ㄈㄚ ㄏㄨㄣ ㄓㄤ ㄉㄧˋ ㄕˊ ㄧ

繁体 發昏章第十一

感情中性

发昏章第十一的意思

折叠展开

昏头昏脑的风趣话。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

例子鲁迅《两地书》:“所谓‘北大同人’,正在发昏章第十一,排班欢迎。”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发昏。

发昏章第十一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古代书籍用“某某章第一”、“某某章第二”来表明篇章次序。此种格式被模仿在口语里,把“发昏”说成“发昏章第十一”,有开玩笑的意思。至于发昏为什么是第十一章,有人以为是因为朱熹所定的大学章句一共十章,为了逗趣起见,遂把“发昏”列入第十一章。《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兰孙跌脚搥胸,哭得个发昏章第十一。”

发昏章第十一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fā fà),又部,共5画

交付,送出。如: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放,射。如: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表达,阐述。如: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散开,分散。如:发散。

开展,张大,扩大。如:发展。发扬。

打开,揭露。如:发现。发掘。

产生,出现。如:发生。发愤。奋发。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如:发面。

显现,显出。如:发病。发抖。发憷。

开始动作。如:发动。

引起,开启。如:启发。发人深省。

公布,宣布。如:发布。发号施令。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读(hūn),日部,共8画

天刚黑的时候。如:黄昏。昏晓(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 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暗而无光。如:昏暗。昏黑。

惑乱。如:昏愦。昏聩。昏庸。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如:发昏。昏厥(亦称“晕厥”)。昏乱。

古同“婚”,婚姻。

读(zhāng),音部,共11画

歌曲诗文的段落。如: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条目,规程。如: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修理。如:杂乱无章。

花纹,文采。如:黑质而白章。

戳记。如:图章。盖章。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如: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奏本。如:奏章。本章。

同“彰”,彰明。

姓。

读(dì),⺮部,共11画

次序。如:第一。次第。等第。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如:科第。及第。落第。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如:宅第。府第。门第。进士第。

但。如:运动有益于健康,第不宜过于剧烈。

姓。

读(shí),十部,共2画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表示多、久。如:十室九空。

表示达到顶点。如:十足。十成。

读(yī),一部,共1画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如:专一。一心一意。

全;满。如:一生。一地水。

相同。如:一样。颜色不一。

另外的。如:蟋蟀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如:算一算。试一试。

乃;竞。如:一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如:统一。整齐划一。

或者。如:一胜一负。

初次。如:一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发昏章第十一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