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ǎng

击壤鼓腹

拼音 jī rǎng gǔ fù怎么读

注音 ㄐㄧ ㄖㄤˇ ㄍㄨˇ ㄈㄨˋ

繁体 擊壤鼓腹

感情中性

近义词鼓腹击壤

击壤鼓腹的意思

折叠展开

原谓人民吃得饱,有余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例子《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佑三年》:“为致治之本,使政令平简,民人熙洽,海内击壤鼓腹以歌太平。”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太平盛世。

击壤鼓腹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击壤,比喻太平盛世。见“击壤”条。鼓腹,饱食而闲游无事。击壤鼓腹指人民都吃得饱,有闲暇游戏。比喻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唐・柳宗元・与裴埙书》:“其终无以见明,而不得击壤鼓腹乐尧、舜之道耶?”

击壤鼓腹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jī),凵部,共5画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如:击打。击鼓。击中( zhòng )。击破。击毙。击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击。

攻打。如:击败。击毁。打击。声东击西。

碰,接触。如:撞击。目击。肩摩毂( gǔ )击(亦作“摩肩击毂”)。

读(rǎng),土部,共20画

松软的土,可耕之地。如:土壤。沃壤。壤土。

地,与“天”相对。如:霄壤。天壤之别。

地区,区域。如:壤界。接壤。穷乡僻壤。

古同“攘”,纷乱。

古同“穰”,五谷丰收。

读(gǔ),鼓部,共13画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如:鼓乐( yuè )。鼓角( jiǎo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如: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如: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如: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起,凸出。如:鼓包。鼓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读(fù),月部,共13画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如: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腹子。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如:腹地。腹背受敌。

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

怀抱:“出入腹我。”

击壤鼓腹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