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éidòngfēngxíng

雷动风行

拼音 léi dòng fēng xíng怎么读

注音 ㄌㄟˊ ㄉㄨㄥˋ ㄈㄥ ㄒㄧㄥˊ

繁体 雷動風行

感情中性

近义词雷励风行 雷厉风行

反义词 拖泥带水

雷动风行的意思

折叠展开

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雷动风行,天下方如草之偃。”

雷动风行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即“雷厉风行”。见“雷厉风行”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雷厉风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雷厉风行”是指像打雷般地猛烈,如刮风似地快速。雷和风本来是自然现象,如三国魏时王弼注《易经・复卦》时说:“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这里的“雷动风行”就是描述打雷刮风的自然现象。后来唐代白居易的〈策林二・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文中说:“雷动风行,日引月长,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就引了王弼注这一句话来比喻“上行下效”的快速。霹雳之雷,声势惊人,有如人的行动果断严厉,所以可用“雷厉”来形容,如此“雷动风行”一语又可转成“雷厉风行”。韩愈曾写过〈潮州刺史谢上表〉,文中说的:自唐宪宗即位后,努力地扭转已见衰微的国势,开创新局;所颁行的政令“雷厉风飞”,指的正是政令执行严格迅速。后来“雷厉风行”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人行事严格迅速。

【书证】

  • 01.《易经・复卦》三国魏・王弼・注:“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源)
  • 02.宋・陆游〈闻虏政衰乱扫荡有期喜成口号〉诗其二:“遗虏游魂岂足忧,汉家方运幄中筹。天开地辟逢千载,雷动风行遍九州。”

雷动风行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with driving spirit

雷动风行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léi),雨部,共13画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如: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如: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姓。

读(dòng),力部,共6画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如: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使开始发生。如:发动。

使用。如: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如: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

吃(多用于否定式)如:这几天不动荤腥。

非静止的。如:动画。

可变的。如:动产。

行为。如:举动。动作。

常常。如:动辄得咎。

读(fēng fěng),风部,共4画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如: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如: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如: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如:风传( 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如: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如: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如:风瘫。风湿。

姓。

读(háng xíng),彳部,共6画

行列。如: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如:我行二,你行几?

步行的阵列。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如:泪下两行。

某些营业所。如:银行。花行。商行。

行业。如:同行。各行各业。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如:行棉袄。行几针。

雷动风行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