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zhīyán

逆耳之言

拼音 nì ěr zhī yán怎么读

注音 ㄋㄧˋ ㄦˇ ㄓ ㄧㄢˊ

感情中性

近义词逆耳良言

反义词 甜言蜜语

逆耳之言的意思

折叠展开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例子你不要讨厌我的逆耳之言

用法作宾语;指不顺耳的话。

逆耳之言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指听起来不顺耳的话语。见“忠言逆耳”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忠言逆耳”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于是他把满腔的抱负雄心,写成《韩非子》一书。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提到︰有用的药,吃起来虽然觉得很苦,但是聪明的人却会勉强自己喝下它,因为知道吃下之后能够治好自己的病;忠直的话语,听起来让人很难受,但是英明的君主却会听从,因为知道采纳之后可以成就大业。后来“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诚恳正直的规劝往往刺耳,而不易被人接受。

【书证】

  • 01.《三国志・卷五三・吴书・张严程阚薛传・张纮》:“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
  • 02.《明史・卷一九○・石﹝王+缶﹞列传》:“自﹝王+缶﹞及杨廷和、蒋冕、毛纪以强谏罢政,迄嘉靖季,密勿大臣无进逆耳之言者矣。”

逆耳之言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itter(home) truth(speech that grates on the ear)
  2. резкие замечáния

逆耳之言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nì),辶部,共9画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如:逆流。逆行。逆风。逆转( zhuǎn )(局势恶化)。莫逆之交。

抵触,不顺从。如:忤逆。忠言逆耳。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如:叛逆。逆产。

迎接。如:逆旅(旅店)。

预先。如:逆料(预料)。

读(ěr),耳部,共6画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如:耳背( bèi )。耳垂。耳鬓厮磨( mó )。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如:耳房。鼎耳。

听说。如: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如:想当然耳。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读(zhī),丶部,共3画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yán),言部,共7画

讲,说。如: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 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如: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姓。

逆耳之言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