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bào

以暴易暴

拼音 yǐ bào yì bào怎么读

注音 ㄧˇ ㄅㄠˋ ㄧˋ ㄅㄠˋ

感情贬义

近义词以暴易乱

以暴易暴的意思

折叠展开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
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例子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游移不敢即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周三》)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故事 商朝末年,伯夷与叔齐都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孤竹君死后,两人互相推让都不愿为王,跑到周文王那里。文王死后,武王要出兵讨伐暴君商纣王,出发那天,伯夷与叔齐拉着武王的马劝他不要采取军事行动,认为“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以暴易暴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驱除暴恶而仍代以暴恶。《史记・卷六十一・伯夷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聊斋志异・卷六・周三》:“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

以暴易暴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ubstitute one tyrant with another
  2. заменить одно насилие другим(смена деспотов)

以暴易暴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yǐ),人部,共4画

用,拿,把,将。如: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

依然,顺,按照。如:以时启闭。物以类聚。

因为。如: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于。如:以待时机。以儆效尤。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如:梦寐以求。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以内。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可以。得以。

古同“已”,已经。

太,甚。如:不以急乎?

及,连及。如:富以其邻。

读(bào pù),日部,共15画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如:暴雷。暴病。暴动。暴力。暴涨。暴发。风暴。暴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如:脾气暴躁。暴跳如雷。

凶恶残酷的。如:凶暴。暴虐。暴君。暴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暴政。横征暴敛。

横蹋,损害。如:自暴自弃。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鼓起来,突出。如:暴起青筋。

徒手搏击。如:暴虎冯( píng )河(喻有勇无谋)。

〔暴露〕显露,如“暴暴无遗”。

姓。

读(yì),日部,共8画

不费力,与“难”相对。如: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

和悦。如:平易(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

改变。如:易手。易地。变易。

交换。如:交易。贸易。

轻慢。如:贵货易土。

芟治草木。如:易墓(除治墓地的草木)。易其田畴。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

姓。

读(bào pù),日部,共15画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如:暴雷。暴病。暴动。暴力。暴涨。暴发。风暴。暴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如:脾气暴躁。暴跳如雷。

凶恶残酷的。如:凶暴。暴虐。暴君。暴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暴政。横征暴敛。

横蹋,损害。如:自暴自弃。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鼓起来,突出。如:暴起青筋。

徒手搏击。如:暴虎冯( píng )河(喻有勇无谋)。

〔暴露〕显露,如“暴暴无遗”。

姓。

以暴易暴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