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年代、字数、热度、感情色彩、近义词、反义词、类型、拼音、组词、分类,搜索帮助。
拼音: yī tǐ zhī xī怎么读
注音: ㄧ ㄊㄧˇ ㄓ ㄒㄧ
繁体: 一體知悉
感情:中性
一体:一律。一律知晓。 复制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
①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纯;专。如:专一。一心一意。
③全;满。如:一生。一地水。
④相同。如:一样。颜色不一。
⑤另外的。如:蟋蟀一名促织。
⑥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如:算一算。试一试。
⑦乃;竞。如:一至于此。
⑧部分联成整体。如:统一。整齐划一。
⑨或者。如:一胜一负。
⑩初次。如:一见如故。
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①人、动物的全身。如: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②身体的一部分。如:四体。五体投地。
③事物的本身或全部。如:物体。主体。群体。
④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如:固体。液体。体积。
⑤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如: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⑥事物的格局、规矩。如:体系。体制。
⑦亲身经验、领悟。如: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 xíng )。
⑧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如:体谅。体贴。体恤。
⑨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①晓得,明了。如: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②使知道。如:通知。知照。
③学识,学问。如:知识,求知。无知。
④主管。如: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⑤彼此了解。如:相知。知音。知近。
⑥彼此了解、交好的人。如:故知(老朋友)。
①知道。如:洞悉(很清楚地知道)。尽悉。获悉。来函敬悉。
②尽,全。如:悉力。悉心。悉数( shǔ )(完全列举,如“不可悉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