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录〔84〕首关于人民的古诗
本页收录的有关人民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热度排序,通过这些人民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诗词名家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人民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近现代: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唐代:郭震
太子擅元良,宫臣命伟长。除荣辞会府,直宿总书坊。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
太子擅元良,宮臣命偉長。除榮辭會府,直宿總書坊。露濕幽岩桂,風吹便坐桑。
唐代:宋之问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岩流。空乐繁行漏,香烟薄彩斿。
绀宇橫天室,回銮指帝休。曙陰迎日盡,春氣抱岩流。空樂繁行漏,香煙薄彩斿。
唐代:柳宗元
铁山碎,大漠舒。二虏劲,连穹庐。背北海,专坤隅。
鐵山碎,大漠舒。二虜勁,連穹廬。背北海,專坤隅。
唐代:刘禹锡
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馀。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
前日寝門恸,至今悲有馀。已嗟萬化盡,方見八行書。滿紙傳相憶,裁詩怨索居。
裴生久在风尘里,气劲言高少知己。注书曾学郑司农,历国多于孔夫子。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
裴生久在風塵裡,氣勁言高少知己。注書曾學鄭司農,曆國多于孔夫子。往年訪我到連州,無窮絕境終日遊。
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忽从憔悴有生意,却为离披无俗姿。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
勢軋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見與扶持。忽從憔悴有生意,卻為離披無俗姿。影入岩廊行樂處,韻含天籁宿齋時。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鼎食華軒到眼前,拂衣高謝豈徒然。九霄路上辭朝客,四皓叢中作少年。他日卧龍終得雨,今朝放鶴且沖天。
湘西古刹双蹲蹲,群峰朝拱如骏奔。青松步障深五里,龙宫黯黯神为阍。高殿呀然压苍巘,俯瞰长江疑欲吞。
湘西古刹雙蹲蹲,群峰朝拱如駿奔。青松步障深五裡,龍宮黯黯神為阍。高殿呀然壓蒼巘,俯瞰長江疑欲吞。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
戰武牢,動河朔。逆之助,圖掎角。怒鷇麛,抗喬嶽。
群玉山头住四年,每闻笙鹤看诸仙。何时得把浮丘袖,白日将升第九天。
群玉山頭住四年,每聞笙鶴看諸仙。何時得把浮丘袖,白日将升第九天。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
池館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蓮方出水,碧樹未鳴蟬。靜室宵聞磬,齋廚晚絕煙。
唐代:欧阳詹
偕隐有贤亲,岷南四十春。栖云自匪石,观国暂同尘。就养思儿戏,延年爱鸟伸。
偕隐有賢親,岷南四十春。栖雲自匪石,觀國暫同塵。就養思兒戲,延年愛鳥伸。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
仙子東南秀,泠然善馭風。笙歌五雲裡,天地一壺中。受箓金華洞,焚香玉帝宮。
唐代:张籍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
汾陽舊宅今為寺,猶有當時歌舞樓。四十年來車馬絕,古槐深巷暮蟬愁。
秋草宫人斜里墓,宫人谁送葬来时。千千万万皆如此,家在边城亦不知。
秋草宮人斜裡墓,宮人誰送葬來時。千千萬萬皆如此,家在邊城亦不知。
戟户洞初晨,莺声雨后频。虚庭清气在,众药湿光新。鱼动芳池面,苔侵老竹身。
戟戶洞初晨,莺聲雨後頻。虛庭清氣在,衆藥濕光新。魚動芳池面,苔侵老竹身。
唐代:元稹
商有阳城驿,名同阳道州。阳公没已久,感我泪交流。昔公孝父母,行与曾闵俦。
商有陽城驿,名同陽道州。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昔公孝父母,行與曾闵俦。
共踏长安街里尘,吴州独作未归身。昔年旧宅今谁住,君过西塘与问人。
共踏長安街裡塵,吳州獨作未歸身。昔年舊宅今誰住,君過西塘與問人。
唐代:李贺
晓凉暮凉树如尽,千山浓绿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曉涼暮涼樹如盡,千山濃綠生雲外。依微香雨青氛氲,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閑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堕紅殘萼暗參差。
久持刑宪声名远,好是中朝正直臣。赤县上来应足事,青山老去未离身。常思从省连归马,乍觉同班少旧人。
久持刑憲聲名遠,好是中朝正直臣。赤縣上來應足事,青山老去未離身。常思從省連歸馬,乍覺同班少舊人。
唐代:卢仝
竹弟谢石兄,清风非所任。随分有萧瑟,实无坚重心。
竹弟謝石兄,清風非所任。随分有蕭瑟,實無堅重心。
唐代:白居易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
擾擾貪生人,幾何不夭阏。遑遑愛名人,幾何能貴達。伊餘信多幸,拖紫垂白發。
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
顧我長年頭似雪,饒君壯歲氣如雲。朱顔今日雖欺我,白發他時不放君。
一从簪笏事金貂,每借温颜放折腰。长觉身轻离泥滓,忽惊手重捧琼瑶。马因回顾虽增价,桐遇知音已半焦。
一從簪笏事金貂,每借溫顔放折腰。長覺身輕離泥滓,忽驚手重捧瓊瑤。馬因回顧雖增價,桐遇知音已半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