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普的名句 > 胡草似人空好色

胡草似人空好色

出自宋代陈普的《咏史上·王昭君

“胡草似人空好色”出自宋代陈普的《咏史上·王昭君》,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ú cǎo shì rén kōng hào sè,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昭阳柘馆贮歌儿,恨杀陈汤斩郅支。
胡草似人空好色,春光不到二阏氏。

鉴赏

《咏史上·王昭君》是陈普所写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昭阳柘馆贮歌儿,
恨杀陈汤斩郅支。
胡草似人空好色,
春光不到二阏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王昭君的悲苦命运和感伤心情。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她被迫离开家乡,并被送到匈奴作为贡品,成为了匈奴的王妃。诗中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己遭遇的痛苦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王昭君的心情和遭遇。首句"昭阳柘馆贮歌儿",描绘了昭阳宫中贮存着王昭君的歌儿,这里体现了王昭君作为宫廷歌妓的身份。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王昭君悲剧遭遇的感慨,"恨杀陈汤斩郅支",暗示她被迫离开家乡,成为匈奴的王妃,这样的命运令人感到悲痛。

接下来的两句"胡草似人空好色,春光不到二阏氏",描绘了王昭君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胡草似人空好色"表明她身处匈奴,周围的景物和人们都与家乡迥然不同,她感到孤独和无奈。"春光不到二阏氏"则表达了她对家乡温暖春光的思念,与当下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王昭君的悲苦遭遇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她遭遇的同情和对命运的无奈。通过这些描写,诗词唤起了读者对王昭君的同情和对她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沧桑和历史悲剧的思考。

陈普简介

宋代·陈普的简介

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 ► 陈普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