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宓的名句 > 不惜芳菲倦游赏

不惜芳菲倦游赏

出自宋代陈宓的《暮春

“不惜芳菲倦游赏”出自宋代陈宓的《暮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xī fāng fēi juàn yóu shǎ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兰亭明日禊馀春,风冷难回积雨云。
不惜芳菲倦游赏,雅宜竹下闭门人。

鉴赏

《暮春》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陈宓创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天将是兰亭园中春天的余韵,
寒风阻难回归的积雨云。
我不吝惜繁花盛景疲倦的游赏,
更喜欢在竹林下静闭门户的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暮春时节的景象。它以兰亭园为背景,描述了明天的景色仍然沐浴着春天的气息。然而,寒风侵袭,积雨云遮挡了阳光,给人们带来了些许不便。诗人表达了对花景游览疲倦的不在意,相反,他更倾向于在竹林下安静地闭门谢客。

赏析:
《暮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兰亭园被赋予了明天的预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期待的未来。然而,诗中的寒风和积雨云给这个景象蒙上了一层阴影,提醒人们即使在美好的时刻也可能遭受挫折与困扰。

诗人表达了对游赏疲倦的态度,表示他不再追求外界的繁华景色,而更愿意选择安静闭门的生活方式。这种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竹林作为隐逸的象征,给人以宁静与清净的感觉,与繁花盛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描写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追求,传递出陈宓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理解。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诗意的深入思考,诗人唤起读者对于生活的反思,启发人们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陈宓简介

宋代·陈宓的简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 ► 陈宓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