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江晚旅怀》是明代张羽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晚旅怀
短长亭下景,引睇入吟哦。
疏树立寒色,短烟行夕波。
山空秋气老,江远客愁多。
忽动匡庐兴,白云生薜萝。
译文:
在短长亭下的景色,引我凝视进而吟咏。
稀疏的树立在寒冷的色彩中,短烟漂浮在夕阳的波澜上。
山峦空空,秋天的气息渐渐凋敝,江水遥远,旅客的忧愁沉淀。
突然,匡庐之兴起,白云中生长出薜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晚旅途中的心情和景色。作者站在短长亭下,吟咏着眼前的景色。疏疏落落的树木映衬着寒冷的色彩,短短的烟雾漂浮在夕阳映照下的江水上。山峦空空,秋天的气息渐渐衰老,江水遥远,旅客的忧愁增多。然而,突然间,作者内心涌起匡庐之兴,白云中生长出薜萝,展现了一种突如其来的豁然开朗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赏析:
《江晚旅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晚的景色和旅途中的心情。诗人通过疏密有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和作者内心的感慨。短长亭下的景色给人以凝思之感,疏疏落落的树木和寒冷的色彩形成了一种冷峻的氛围。短烟行夕波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既表达了山水之美,又传达了旅行者的忧愁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则突然转折,作者忽然感受到自己内心涌起的匡庐之兴,白云中生长出薜萝,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和生机勃勃的情感。这种转折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即尽管旅途中充满了忧愁,但在一瞬间,内心的激荡和希望能够带来新的动力和生机。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江晚的景色和旅途中的情感起伏,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交融,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希望的追求。
张羽简介
明代·张羽的简介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 ► 张羽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