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张羽的名句 > 十二通衢人浩浩

十二通衢人浩浩

出自明代张羽的《长安道

“十二通衢人浩浩”出自明代张羽的《长安道》,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èr tōng qú rén hào hà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城中多大道,满路香尘风不扫。
三条广陌草斑斑,十二通衢人浩浩
少年结客事遨游,缤纷冠盖如云浮。
朱衣公子金泥障,白马王孙锦带钩。
五公七相称豪贵,贵里豪家谁得似。
走马章台柳似丝,斗鸡下社人如市。
泾川渭水转依微,五陵北去望逶迤。
还有闭门读书者,长年不出长蒿藜。
不学城中游侠儿,百年身死何人知。

鉴赏

《长安道》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长安城中繁华热闹的景象以及城内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长安城中多大道,
满路香尘风不扫。
三条广陌草斑斑,
十二通衢人浩浩。

长安是当时的都城,道路众多,繁华热闹。然而,道路上弥漫着香尘,不论风吹如何,都无法扫清。这种景象反映了人们繁忙的生活和城市的繁荣。

少年结客事遨游,
缤纷冠盖如云浮。
朱衣公子金泥障,
白马王孙锦带钩。

年轻人结交朋友,四处游玩。他们身穿绚丽的衣冠,车马盈门,金色的屏风阻挡着阳光,骑着白马的贵族子弟腰间挂着华丽的带钩。

五公七相称豪贵,
贵里豪家谁得似。
走马章台柳似丝,
斗鸡下社人如市。

城中有许多贵族、官员,地位显赫,无人可比。他们骑马行进,路过章台柳树,柳枝垂下宛如丝绸。同时,人们也可以看到人们在斗鸡场中下注,热闹非凡。

泾川渭水转依微,
五陵北去望逶迤。
还有闭门读书者,
长年不出长蒿藜。

泾川和渭水环绕着城市,流动缓慢。向北望去,可以看到五陵的宏伟景象,远远绵延。此外,还有一些闭门读书的人,长期不离开家门,专心致志于学问而过着平凡的生活。

不学城中游侠儿,
百年身死何人知。

这里提到了一些不学无术、不参与城市生活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长安道》通过描绘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和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和多样性。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既有贵族富贵的奢华,也有读书人淡泊名利的清静。整首诗词以长安为背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了城市的繁荣和多样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张羽简介

明代·张羽的简介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 ► 张羽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