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题苍云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题苍云亭"意指在苍云亭上题字。苍云亭是一个小亭子,亭子上覆盖着老桧木制的直瓦,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亭子所在的地方有一条激流,流水冲刷岩石形成了各种裂缝,这些裂缝中的细小植物显得非常生机勃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苍云亭和周围景物,表达了作者在太行山脉的庐阜地区所感受到的壮美和青翠之感。诗人眼前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希望能够将这种美景传达给他人。诗人借用了"老桧"、"直瓦"、"激泉岩罅"、"骨毛醒"等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然景色的准确观察和生动描绘。
全诗以"从来庐阜太行眼,对此须教一样青"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太行山脉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太行山脉的景色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怎样描述都难以表达其真实之美。他希望读者能够亲自去体验这样的景色,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感受。
《题苍云亭》通过对苍云亭及其周围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壮美景色的感受和赞美之情。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诗词展现了太行山脉的独特之美,同时也呼唤着读者去亲自体验这样的景色,以领略其真正的魅力。
张镃简介
宋代·张镃的简介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 张镃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