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蘋风馆》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的景色,以及作者心境中的自由与追求。
诗意:
《蘋风馆》以山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头的鸱鸟叫声和山下飞翔的海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开亭高处俯瞰山景并非难事,但作者却表示自己的心境与常人不同,孤独而自在。他认为人生的才智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摆脱尘世的劳累和束缚。他对于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忙世事的叹息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于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赏析:
《蘋风馆》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景,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山头的鸱鸟叫声和山下的海鸥在空间上隔开,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还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作者通过“开亭骋望”来形容自己俯瞰山景,表达了一种卓尔不群的心态。他将自己的心境与常人区分开来,认为自己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功名利禄。
诗中还表达了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忙世事的厌倦。作者将自己的心境与田园生活相联系,表现出对于自由、宁静和自然的渴望。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劳累和束缚表示厌倦,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困扰。他用“耦耕植杖千古贤”来形容田园生活,表达了对于简朴、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以自由追求为主题,通过对比、对照和象征等手法,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这是一首具有个人情感和宣泄意义的诗作,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张镃简介
宋代·张镃的简介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 张镃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