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七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镃。该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节日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秋天已经接近,微风还未带来凉爽,
彩色的盘子和珍珠装饰的阁楼中已经传来了祝酒声。
佳节频繁在天空上出现,
然而在人间,老人们仍未找到属于自己的节日。
明亮的月光温柔地照耀,情感缠绵不舍,
鹊河的界线勾勒出了苍浪的色彩。
盛放着瓜果的盘子,华丽的锦缎,却无人欣赏,
如今只能仰望圣皇,祈求雨水滋润。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七夕节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以秋天的临近、彩盘珠阁的喧嚣、天上的佳节和人间的空寂,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期待和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风、月、鹊河等,增添了诗词的浪漫氛围和意境。同时,描写老人们未能找到自己的节日,以及瓜盘华锦空儿剧的形象,暗示着社会的冷漠和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忽视。最后,作者以仰望圣皇祈求雨水的场景作为结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对节日和时光流逝的情感,使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反思社会的冷漠和对传统文化的遗忘。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富有意境和感染力,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张镃简介
宋代·张镃的简介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 张镃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