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章甫的名句 > 拄杖立西风

拄杖立西风

出自宋代章甫的《次王勉夫见招

“拄杖立西风”出自宋代章甫的《次王勉夫见招》,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ǔ zhàng lì xī fē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浪迹踰三纪,知音只数公。
拙非今日用,愚与古人同。
宾客虽常满,箪瓢或屡空。
躬耕逢岁旱,拄杖立西风

鉴赏

《次王勉夫见招》是宋代诗人章甫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漂泊已逾三纪,知音难得几人。我的才能不够出众,愚笨与古人一样。虽然常有宾客相伴,但箪瓢饭食有时空空。我努力耕种,却遇到旱年,独自拄着拐杖站在西风中。

诗意:
《次王勉夫见招》描绘了诗人章甫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诗人浪迹天涯已经超过三十年,却很难找到知音。他自称拙笨,与古人没有什么不同。尽管有时有宾客相聚,但生活还是充满了困难和挫折。他辛勤地耕种,却遇到旱年,只能孤独地站在西风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自我描写,抒发了自己浪迹漂泊的心情,同时也展示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自身才能的怀疑。他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与古人相比并无过人之处。诗中的宾客虽然常满,但箪瓢却屡次空空,暗示了诗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经常面临物质的困扰。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坚强,他拄着拐杖独自承受着岁月的风霜。

这首诗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索和对命运的反抗。尽管面对困难和挫折,诗人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自己的生活和信仰。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诗人与读者建立了情感上的共鸣,呈现出一种对于平凡生活中的坚持和勇气的赞颂。

章甫简介

宋代·章甫的简介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 ► 章甫的诗(1篇)

猜你喜欢